文章核心观点 - 武汉市正系统性地布局和发展未来产业,通过发布“未来之鹰”企业名单、构建产业生态、提供基金支持等方式,旨在抢占先进半导体、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科技制高点,打造新的区域增长极 [1][3][10] 未来产业战略布局 - 国家层面高度重视,2024年1月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出台意见,重点推进未来制造、未来信息等六大方向产业发展 [3] - 武汉市积极响应国家战略,2024年4月发布实施方案,明确6大方向、13个细分领域的发展蓝图 [3] - 根据规划,到2027年,武汉将力争打造5个以上百亿级未来产业集群,全市未来产业总营收突破千亿元 [1] 产业生态与创新平台 - 武汉已布局建设3个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和1个未来产业培育先导区 [5] - 构建了包含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在内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5] - 在全国率先布局“立体式”中试网络,7家平台入选国家首批重点培育名单,覆盖光电子、智能网联汽车等赛道 [6] - 加速构建“大鱼带小鱼”产业联合体,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促进创新要素整合 [5] 关键技术与标志性产品 - 已涌现全球领先的三超光传输系统、全球最大尺寸光纤预制棒、全球前沿的3D NAND闪存芯片等硬核成果 [1][6] - 产出全球首片8英寸硅光薄膜铌酸锂光电集成晶圆、全球首条印刷OLED技术显示屏生产线等全球首创成果 [7] - 10款人形机器人集中亮相,包括“劳动者”、“荆楚”等型号 [7] - 发布国内首台100比特原子量子计算机“汉原1号” [7] 代表性企业案例 - 法睿兰达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深耕移动机器人底层算法,手握近300项专利,计划从前五年的轮式移动机器人向后五年的轮足式人形机器人发展,最终构建全局柔性无人工厂 [11] - 武汉凌久微电子有限公司:专注国产高端芯片,已组建国内顶尖GPU和SoC、NPU研发团队,累计申请专利超百项 [12] - 武汉市飞瓴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国内首创的“常压微波等离子体预制棒制备技术”,打破德国技术垄断,建成年产1000kg的高性能预制棒生产线 [12][13] - 武汉凯德维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子宫内膜癌早筛试剂盒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超过90%,已在全国100多家医院临床应用 [14] 资金与政策支持 - 武汉基金、江城基金两支政府投资基金未来五年将联动社会资本打造3000亿元母子基金集群 [7] - 突破性放宽出资比例与亏损容忍度,对创业投资类基金的出资比例上限提升至50%,单个项目亏损容忍度最高达100% [7] - 2024年,武汉私募基金投资增速全国第2,募资增速全国第5 [8] 应用场景落地 - AI+教育:华师“小雅”平台正式落户武汉经开区 [8] - AI+医疗:联影智融与同济医院共建“湖北省复合手术室应用示范中心”,预计年底投用 [8] - AI+光传输:长飞光纤与东风联合研发的智能汽车光纤通信解决方案,已在东风eπ007车型上完成1.2万公里实车路况测试 [8] - AI+制造:惟景三维的在线智能三维测量技术已应用于宁德时代、小米汽车等企业 [9]
武汉振翅!“未来之鹰”引领中部突围,竞逐产业“无人区”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9-15 0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