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行动背景与目标 - 六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通知 重点整治非法牟利 夸大虚假宣传 恶意诋毁攻击三类问题 行动为期三个月[1] - 行动旨在净化汽车行业网络舆论环境 要求汽车企业深入开展自查并抵制网络水军 黑公关等乱象[1] - 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张翔认为网络平台在汽车行业营销中声量大但乱象频发 联合整治十分必要[1][2] 行业乱象具体表现 - 黑水军形成完整产业链 包括策划方下单 内容工厂批量生成黑稿 账号矩阵转发 水军刷评带节奏 高度隐蔽且效率极高[3] - 部分汽车自媒体以测评名义进行恶意拉踩 例如博主发布小米汽车碰撞后车门打不开虚假视频 该账号自2024年11月18日起停更[3] - 造谣手段包括AI生成虚假内容 评论区辱骂车主 新车发布前通稿抹黑 平台对正负面标题给予不同流量呈现[4] - 某车企负责人透露企业每年需投入数千万元甚至上亿元专项费用应对谣言 严重影响正常运营[3] 车企应对措施与案例 - 小米法务部今年已取证数百个账号 发起数十起诉讼 部分案件审理中 另有报警案件办理中[4] - 广汽集团开通法务部微博账号 去年成立网络举报中心并收到数千条举报线索 正在核实处理[5] - 理想汽车发现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13个MCN机构332个账号通过搬运 洗稿 批量编造虚假信息恶意诋毁产品质量[6] - 蔚来汽车对数百个侵权账号采取法律行动 涉及数百万条违法侵权信息 法院一审判决账号持有人删除侵权内容并赔偿[6] - 鸿蒙智行追究某文化传媒公司旗下4个MCN机构500余个账号及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25个MCN机构36个账号法律责任[7] 司法判例与法律依据 - 自媒体龙猪-集车因长期发布比亚迪不实及侮辱诋毁信息 被判赔偿20187万元并书面致歉 为近期车企起诉自媒体单笔金额最大判罚[2][8] - 《民法典》规定不得以侮辱诽谤方式侵害他人名誉权 《民营经济促进法》禁止利用互联网恶意侵害民营经济组织人格权益[8][9] - 《反不正当竞争法》将于2025年10月施行 规定不得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损害其他经营者商业信誉 否则面临行政处罚[9] 行业影响与企业响应 - 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透露公安部破获黑公关产业团伙23人涉案资金两亿多元 强调行业协会应参与创造良好舆论环境[3] - 雷军呼吁网络平台企业履行主体责任 加强对网络水军和黑嘴的甄别管控 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1] - 深蓝汽车 上汽MG品牌等陆续公布处理进展 显示乱象为行业共同挑战而非个别企业遭遇[7] - 广汽集团表示去年遭遇有组织网络水军恶意攻击 监测到大量虚假负面信息煽动网民对立情绪[5]
斩断车圈黑产链:从200万赔偿到六部门重拳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