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导向与城市群格局 - 国家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推动成渝和长江中游城市群成为增长极 增强中西部和东北城市群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支撑作用 [1] - 中国将形成"3+2+N"城市群新格局 三大世界级城市群为发展主力 [2] 经济规模对比 - 2024年GDP总量排名:长三角33.16万亿元>大湾区14.84万亿元>京津冀11.5万亿元 [4] - 2024年万亿GDP城市分布:长三角9个>大湾区4个>京津冀3个 [4] - 2024年人均GDP排名:大湾区17万元>长三角13.9万元>京津冀10.5万元 [4] - 城市数量对比:长三角41个>京津冀16个>大湾区11个 [5] - 人口规模对比:长三角23799万人>京津冀10925.2万人>大湾区8754万人 [5] 科技创新能力 - 研发投入强度:京津冀4.27%>大湾区3.54%>长三角3.33% [5] - 2025全球创新指数百强集群排名:深圳-香港-广州集群位列榜首 北京第4 上海-苏州第6 杭州第13 南京第15 [5] - PCT专利申请量:深圳-香港-广州集群117,542件 北京集群49,792件 上海-苏州集群42,819件 杭州集群11,128件 南京集群8,242件 [6] - 科学论文发表量:北京集群331,874篇 上海-苏州集群206,292篇 深圳-香港-广州集群193,635篇 [6] - 风险资本交易量:上海-苏州集群8,705件 深圳-香港-广州集群6,916件 北京集群6,727件 [6] 对外贸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Top10中三大城市群占据6席:上海港2706万标箱(增速6.1%) 宁波舟山港2105万标箱(增速9.8%) 深圳港1723万标箱(增速10.8%) 广州港1364万标箱(增速7.7%) 天津港1225万标箱(增速3.1%) 苏州港504万标箱(增速3.1%) [9] - 2025年上半年深圳以微弱优势超越上海成为全国外贸第一城 [8] - 广州出口增速位居外贸十强市首位 金华进出口增速在外贸十强市中位居首位 [11] 战略定位与特色优势 - 京津冀承载特殊政治功能和非经济功能 作为首都所在地代表国家脸面 [2][12] - 长三角以不到4%国土面积创造全国近四分之一经济体量 体现全面发展优势 [12] - 大湾区在"一国两制三关税区"条件下建设 具有资源丰富和开放性优势 [12] - 三大城市群形成功能互补、各具特色的战略组合 共同推进高质量发展 [12]
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厮杀”升级!谁才是第一城市群?
搜狐财经·2025-09-15 0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