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反内卷”有新动向 中汽协再发新倡议

政策背景与目标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以缓解账款拖欠和供应链挤压问题[1] - 工信部指出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体系不成熟 整车企业延期支付货款增加供应商经营压力 不利于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建设[1] - 政策旨在构建"整车—零部件"协作共赢发展生态 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1] 订单确认规范 - 整车企业与供应商需通过采购订单确认订货日期、零部件名称及规格、数量、交货周期等事项[2] - 已生效采购订单如需更改或撤销需双方协商一致[2] - 双方通过交货通知单约定交货时间、地点、方式等事项[2] 交付与验收规范 - 供应商交货前需完成出厂检验确保货物无缺陷且包装符合要求[2] - 整车企业应在接收货物后及时完成验收 原则上不超过3个工作日[2] - 验收合格即出具验收单 针对行业验收"卡点"问题保障供应商权益[2] 支付与结算规范 - 支付账期自交货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 最长不超过60个自然日[3] - 连续性供货的非中小企业可集中对账 账期自对账日起算 整车企业至少每月进行一次集中对账[3] - 鼓励使用现金或银行承兑汇票支付 对中小企业倡导全部采用现金或银行承兑汇票[3] 合同期限要求 - 倡导整车企业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每次签订合同有效期不少于一年[3] - 有助于形成稳定预期 降低合作风险 提高合作效率[3] 行业现存问题 - 汽车供应链存在交付周期模糊、账期争议频发等问题[3] - 验收环节缺乏明确时间约束导致货物滞留或生产停滞[3] - 账期计算标准不统一引发资金周转压力[3] - 短期合同频发导致合作关系不稳定 增加供应链隐性成本[4] 企业反馈与实施 - 供应商反映验收时间过去靠口头约定 质量争议耗时数周影响现金流和排产计划[4] - 整车企业认为明确验收时间可精准安排生产排期 减少生产线闲置[4] - 中小企业表示固定账期和快速结算机制缓解资金压力 有利于研发投入[4] 车企响应举措 - 东风汽车将在订单确认、交付验收、支付结算等环节落实倡议要求[5] - 上汽集团已自2025年6月起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 不采用商业承兑汇票[6] - 奇瑞汽车自6月起通过账期规范化等"四大组合拳"缩短供应商支付平均账期[6] - 理想汽车承诺60天以内支付账期 严格执行货物及时验收和对账结算[6] - 长安汽车已全面兑现60天账期承诺 实施"按交付日起算+十日归集支付"方案[7] - 广汽集团28年来始终坚持不超过60天供应商账期的支付原则[7] - 比亚迪积极响应倡议 聚焦关键环节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优化构建协作生态[7] 政策意义 - 为构建"整车—零部件"协作共赢生态提供明确指引[4] - 明确货物交付验收、账期起计等要求是推动汽车行业规范发展的重要举措[4] - 对止住'内卷式'竞争具有重要意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