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重组与战略调整 - 诺和诺德宣布全球裁员约9000人 其中丹麦裁员约5000人 旨在精简组织架构并提高决策速度[1] - 节省资金将重新配置至糖尿病和肥胖症领域 包括商业执行计划和研发项目 预计到2026年底年度节省额达80亿丹麦克朗[1][11] - 新任CEO杜麦克提出三项战略重点:巩固糖尿病和肥胖症领域领导地位 打造高绩效文化 优化成本结构并提升效率[10] GLP-1市场竞争格局 - 司美格鲁肽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达1127.56亿丹麦克朗(约166.32亿美元) 超越默沙东K药成为全球销售额第一药物[4] - 礼来替尔泊肽上半年销售额达147.34亿美元 与司美格鲁肽差距缩小至不足20亿美元[2][13] - 诺和诺德下调2025年业绩指引 营收增速区间降至8%-14% 营业利润增速降至10%-16% 较5月指引最高区间下调7-8个百分点[5] 产品表现与市场分布 - 司美格鲁肽三大剂型上半年全球销售额:注射降糖版645.2亿丹麦克朗(95.17亿美元)同比增15% 口服降糖版113.48亿丹麦克朗(16.74亿美元)同比增5% 减重版368.88亿丹麦克朗(54.41亿美元)同比增78%[4] - 中国市场销售额:注射降糖版27.62亿丹麦克朗(4.07亿美元)同比降5% 口服降糖版1.16亿丹麦克朗(0.17亿美元)同比增7% 减重版8.42亿丹麦克朗(1.24亿美元)处于放量阶段[4][5] - 司美格鲁肽占诺和诺德总营收73% 成为公司业绩核心支柱[5] 临床进展与适应症拓展 - 司美格鲁肽在ESC年会公布真实世界研究数据:减重版较替尔泊肽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脏病发作、卒中及死亡风险57%[2] - 诺和诺德拓展新适应症:注射降糖版在中国新增慢性肾脏病适应症 减重版在美国获批治疗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9] - 礼来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orforglipronⅢ期试验达主要终点 36mg组平均体重下降10.5% 计划2025年提交肥胖症上市申请[2][15] 中国市场战略布局 - 竞争从院内延伸至院外:双方积极参与医保谈判 并加强零售电商平台布局[3][20] - 诺和诺德联合中康科技发布《2025体重管理蓝皮书》 礼来与京东健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打造数字医疗体验[19][20] - 国内多家企业布局GLP-1赛道:华东医药、恒瑞医药、甘李药业等均有在研或已上市产品[21][24][25] 口服制剂发展趋势 - 口服GLP-1被视为重要方向:辉瑞预测2030年口服制剂将占GLP-1市场30%份额[14] - 礼来积极推进orforglipron研发 用于2型糖尿病和体重管理 每日一次服药无饮食限制[15][16] - 诺和诺德口服司美格鲁肽仍是全球唯一获批口服GLP-1产品 但面临礼来小分子药物竞争[14][16] 行业规模与竞争态势 - GLP-1赛道已成超级赛道:全球上百个管线处于临床阶段 预计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超千亿美元[17] - 中国市场预计2030年规模超600亿元 信达生物、银诺医药等国内企业产品陆续上市[17][22] - 竞争延伸至支付端:替尔泊肽、司美格鲁肽口服版等进入医保目录初审名单[14]
减肥药巨头中场战事,国产GLP-1“围剿”司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