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3项农业“黑科技”集中亮相,北京种业大会落下帷幕
新京报·2025-09-15 02:37
行业技术突破 - 大会展示633项农业黑科技创新成果 包括人工智能与生物技术深度融合的7个大模型和世界首台自主研发的育种机器人吉儿(GEAIR) 可实现精准花朵识别与杂交授粉[1] - 集中展示11个类型29款种业基因芯片 其中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玉米60K芯片全球应用最广 实现生命密码精准解读[1] - 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大数据推动育种技术从传统2.0时代跨越至智能设计育种4.0时代[2] 产业协同成果 - 京津冀三地聚合创新研发 转化应用和产业融合三大优势 43家单位集中展示633项农业科技成果[2] - 45家科研院校及农业创新主体发布173项新品种 新技术与新政策[2] - 55家品牌新主体展示300余项优新产品并进行品鉴[2] 战略发展意义 - 大会作为中国种业历史最久且最具规模影响力的活动 加速推动行业高效快速发展[2] - 技术突破减少对人工依赖 为种业带来无限发展可能[1][2] - 2025年将迎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实施11周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