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背景与问题 - 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导致竞争压力向上游供应链传导 压低采购价格和延长付款周期问题突出 影响供应商正常生产经营和产业链稳定健康发展 中小供应商企业议价能力较弱常面临账款回收难困境[1] - 已有17家重点车企公开承诺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 但由于账款支付环节多流程复杂且各车企供应链管理体系存在差异 实际执行中出现尺度不一情况[2] 政策框架与目标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旨在推动汽车行业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 规范整车企业与供应商账款支付流程 解决付款周期长和验收效率低等问题 助力构建协作共赢产业生态[1]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明确提出发挥重点车企践行账期承诺问题反映窗口作用 受理供应商问题反映并协调解决 指导制定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2] 倡议内容特点 - 采取非强制性灵活方式 将倡议内容作为合同条款一般性要求 其他事项由整车企业与供应商依据实际情况另行约定 既保证规范指导性和通用性 又为企业预留自主协商空间[1] - 从订单确认 交付与验收 支付与结算 合同期限四大关键环节入手 为账款支付提供明确指引[2] 订单确认环节规范 - 要求整车企业与供应商通过采购订单确认订货日期 零部件名称及规格 数量 交货周期等核心事项 已生效采购订单若需更改或撤销必须经双方协商一致[2] - 要求双方通过交货通知单约定交货时间 地点 方式等细节 确保订单执行规范性和透明度 避免因订单信息不明确引发后续纠纷[2] 交付与验收环节规范 - 要求供应商按采购订单和交货通知单约定交货 且在交货前完成出厂检验 保证货物无缺陷和包装符合要求[3] - 要求整车企业在接收货物后及时完成验收 原则上验收时间不超过3个工作日 验收合格后需出具验收单[3] 支付与结算环节规范 - 明确账期自供应商交货并通过整车企业验收合格之日起算 最长不超过60个自然日 若支付当日遇法定节假日则顺延[3] - 针对连续性供货非中小企业允许双方协商后集中对账 账期自对账日起算 但集中对账频次不得少于每月1次 需核定上一对账日以来验收合格货物数量及对应账款[3] - 在供货单价暂未达成一致情况下 要求整车企业按最近一次供货合同单价80%或开发定点单价50%先行支付 待确定价格后再多退少补[3] - 鼓励使用现金或银行承兑汇票支付方式 针对中小企业倡导全部采用此类支付方式保障资金流动性[4] 合同期限规范 - 倡导整车企业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每次签订合同有效期不少于一年[4] - 长期合同能稳定供应商经营预期 减少频繁签约成本 有助于双方深化合作共同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4] 预期影响 - 倡议逐步落地将有效缓解供应商资金压力 提升供应链稳定性和韧性 推动整个汽车产业向更高质量和更可持续方向发展[5]
规范行业乱象 这一行业协会发布重磅倡议!
证券日报之声·2025-09-15 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