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给生成式内容装上“刹车”,刹住AI谣言歪风
齐鲁晚报·2025-09-15 00:39

AI技术滥用与网络谣言治理 - AI技术大幅降低造谣门槛 几秒钟即可生成细节饱满且图文并茂的虚假内容 造成公众难辨真伪 [1] - AI编造虚假信息案例引发社会关注 如"多只小猫被挖眼砍断四肢"谣言 编造者已被依法行政处罚 [1] 网络谣言传播特征与社会影响 - 动物保护等社会热点话题易成为流量密码 通过激发群体愤怒情绪实现广泛传播 [1] - 谣言纠正过程需消耗大量时间与人力成本 造成公共资源无端浪费 形成"造谣一张嘴 辟谣跑断腿"现象 [1] 网络生态治理多方协作机制 - 相关部门需细化法规制度并创新监管技术 在网络谣言传播初期及时制止 深入追查造谣者及利益链 [2] - 平台需履行主体责任 通过算法对AI生成内容进行审核标记 并对传播账号采取警示限流或封禁措施 [3] - 建立用户举报机制与畅通渠道 使公众参与防止AI谣言传播过程 共同守护网络信息真实性 [3] 媒介素养与技术治理并重 - 公众媒介素养需不断提升 面对未证实信息保持不轻信不盲从的理性甄别态度 [2] - 需从思想根源摒弃流量至上错误观念 避免为经济利益违背道德与法律 [2] - 为生成式内容安装刹车机制 推动真相传播速度超越算法扩散速度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