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发展趋势 - 指数投资快速发展 截至9月初全市场ETF规模突破5万亿元 [1] - 产品同质化现象日益突出 公募基金需寻找差异化发展路径 [2] 公司战略布局 - 采用"切蛋糕"策略 在大行业中寻找细分机会 2020年开始聚焦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 [2] - 左侧布局前景好但未被充分挖掘的领域 不过度追求短期胜率 [3] - 积极扩充产品线储备 申报中证科创创业人工智能ETF等多只指数产品 [4] - 未来将持续完善产品货架 补齐消费、制造、科技、周期、金融、军工等核心板块 [4] 产品表现与规模 - ETF管理规模超190亿元 较年初47亿元增长近3倍 [1][3] - 推出多只业内首创产品 包括黄金股ETF、通用航空ETF、卫星ETF、港股医疗ETF [1] - 黄金股ETF两年内规模破百亿元 精准匹配黄金上涨行情 [3] - 医疗器械ETF规模近50亿元 通用航空ETF和卫星ETF规模均超10亿元 [3] - 今年以来已成立11只ETF产品 涵盖A500、科创综指增强、自由现金流、港股通医疗等领域 [4] 量化投资发展 - 量化业务以指数增强策略为主 覆盖中证A500、中证500、中证A50、科创100、科创综指等多个指数 [5] - 将在主动量化方面加大投入 储备基本面量化、多因子量化、机器学习等多种策略方案 [5] - 大模型等新技术应用显著提升策略效果 在量价机会把握和资金跟踪方面取得不错效果 [6] 投资理念与基础设施 - 指数投资需要对产业发展趋势的深刻理解和前瞻性布局 [1] - 资管本质是服务实体经济与国家战略 需紧跟政策、把握产业升级方向 [2] - 强调指数业务"基建"重要性 在T+0港股产品、跨市场产品、指数增强策略产品等方面取得突破 [4] - 建立严格的风险管理体系 明镜风险管理系统等工具主动管理风险 [6]
左侧布局静待花开 用“冷门”ETF开辟新战场
证券时报·2025-09-15 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