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时代 我们离“打飞的”生活还有多远
中国青年报·2025-09-14 22:20
城市楼宇间,物流无人机精准投送货品,巡检无人机自动执勤,载人飞行器实现空中通勤——这些曾在 科幻电影中出现的场景,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8月底,第六届位置服务科技论坛暨北斗与低空经济产业规模化会议在贵阳举行。作为2025中国国际大 数据产业博览会的系列交流活动之一,来自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及政府部门的专家,围绕北斗卫星导 航系统(以下简称"北斗系统")应用规模化、低空经济产业化等议题展开探讨。 低空经济是指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 综合性经济形态。此次论坛上,多名与会专家引用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志杰在2024年提出的一个观点:发 展低空经济要解决"飞得起来、飞得安全、飞出效益"三大需求。 低空的空域范围,通常指垂直高度1000米以下,根据实际需要,可延伸至3000米以内。而想让低空飞行 器精准航行,要先将目光投向两万公里之上的苍穹,在那里,北斗卫星构成的导航系统正在成为低空飞 行器的"时空指南针"。 "功能多、技术特、精度高"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在会议上概括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三大优势。"功 能多,因为它是全球唯一集通信、导航、遥感及搜救功能于一体的卫星导航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