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在历史现场的“大思政课”(校馆弦歌)
人民日报·2025-09-14 22:03
开栏的话 巍巍学府,弦歌不辍。高校校史馆的史料,记录烽火岁月;博物馆的藏品,见证科学探索;图书馆的典 籍,涵养人文情怀;历史建筑的设施,镌刻办学初心。 本报今起推出"校馆弦歌"专栏,循着时光印记,来到高校相关历史场馆,品读一砖一石、一事一物。愿 这承载着伟大精神和光荣传统的弦歌续写新篇,引导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奋进力量,在新时代 新征程上奏响青春之歌。 走,到北大红楼上"开学第一课":在新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细致讲解中,重返觉醒年代;在百年前的大 教室里,听专家学者围绕"大历史视野中的北大红楼"等主题倾情开讲。 截至9月14日,已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的870余名新生分批次走进北大红 楼,在红色浸润中开启新学期。北京大学法学院2025级本科生黎子墨说:"这堂'开学第一课'带给我精 神的淬炼,让信念的火种长存于心。" 从红色遗址到革命文物,从纪念设施到英雄事迹,各高校将思政课堂开在承载初心与使命的历史现场, 让红色基因在沉浸式体验中代代相传。 追寻真理之光 "真理的味道非常甜。"2012年11月,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讲起陈望道 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误把墨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