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房地产进入深度调整期,中国城市如何寻找新增长极?
经济观察报·2025-09-14 11:55

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 - 房地产市场经历"持续时间最长、程度最深"的深度调整 供需关系从"供不应求"转变为"供大于求" [2] - 人口总量下降导致购房需求基数萎缩 城镇化率增速放缓使刚性需求高峰已过 居民部门杠杆率超60%压制购房空间 [2] - 房企存量债务"尾部风险"依然存在 土地财政和房地产投资拉动的传统增长模式发生根本性转变 [2] 城市发展模式转型 - 城镇化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 城市建设从"大规模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 [3] - 城市竞争核心从土地规模、人口流入和GDP增速转向产业创新能力、公共服务品质和治理精细度 [3] - 城市更新成为核心潜能 涵盖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功能优化和产业业态提升 [3] 新兴增长领域 - 科技创新高度集聚于头部城市 北京实现维度"大满贯" 上海落地超600家外资研发中心 苏州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达85% [5] - 新能源产业成为差异化发展路径 常州聚焦"发储送用网"全产业链成为"新能源之都" [3] - 海洋经济助推城市发展 烟台依托该产业成功跨入"万亿俱乐部" [3] 区域发展新格局 - 成都跻身开放发展维度前五的内陆城市 南宁成为连接东盟的门户枢纽 香港保持"超级联系人"作用 [5] - 49个观察城市实现贸易顺差 显示中国城市在全球产业链中仍具韧性 [5] - 贵阳抢先布局大数据交易成为数字先锋 体现中小城市通过特色产业突破重围 [3] 城市治理现代化 - 智慧治理提升城市韧性 杭州通过"城市大脑"优化交通与文旅管理 [5] - 成都构建"技术与人防互补"安全感知网 合肥打造城市生命线监测系统 [5] - 数字化赋能城市治理 体现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的内涵式转变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