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霸夜店的外国酒王,被国产啤酒撵下神坛


即时零售与啤酒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即时零售业务增长推动茶饮和啤酒消费 华润啤酒即时零售GMV同比增长接近五成[6] - 外卖和奶茶消费激增 茶饮品牌股价集体上涨[2] 百威亚太市场地位变化 - 百威亚太营收被华润啤酒反超 失去中国市场第一宝座[6] - 百威亚太市值自2019年上市以来缩水近3000亿港元[6] - 百威亚太在中国高端啤酒市场份额从超50%下降至不足40%[11][21] 百威亚太历史竞争优势 - 通过收购策略控制区域市场 包括哈尔滨啤酒、雪津啤酒等品牌[7] - 拥有超50个啤酒品牌覆盖亚太多个国家市场[7] - 在高端市场渠道侧重夜场和中高端餐饮 被称为"夜店之王"[12] 中国啤酒品牌表现 - 华润啤酒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达48.9%创历史新高[21] - 青岛啤酒中高端产品销量同比增长5.1% 占比提升至42%[21] - 燕京啤酒上半年净利润大增45%至11.03亿元[21] 市场消费趋势变化 - 中国啤酒行业整体产量仅为十多年前高峰期的70%左右[18] - 茶味啤酒品类快速增长 京东平台"双11"期间成交额暴增5324%[23] - 非即饮渠道占比约60% 百威亚太仅50%低于行业平均[36] 百威亚太战略调整 - 雇员总数从2023年2.5万人缩减至2024年2.1万人[14] - CEO更换为中国人 首次由本地人掌舵[14] - 将印度市场视为下一个增长动力[16] 产品与渠道竞争 - 百威亚太在茶啤等创新产品布局落后于中国品牌[31] - 华润啤酒与美团闪购合作成交额达10亿元[36] - 青岛啤酒在美团闪购销量同比增长近6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