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给特朗普放水后,美国共和党大法官,被自己定的规则坑惨
搜狐财经·2025-09-14 04:43

贸易政策与关税措施 - 特朗普政府宣布对来自中国、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的商品加征全面关税,平均税率从3%飙升至25% [1] - 关税政策覆盖价值2.3万亿美元的进口商品,包括对中国商品维持25%关税和对欧盟汽车征收20%关税 [6] - 政策目标为缩减美国1.2万亿美元年度贸易逆差,并声称未来十年可为联邦财政节省4万亿美元 [7] 司法挑战与诉讼进展 - 美国进口商联盟由V.O.S.精选公司牵头,联合全美12个州进口商向纽约国际贸易法院提起诉讼 [1] - 纽约国际贸易法院三位法官一致裁定关税措施违反美国宪法,联邦巡回法院以7:4票数维持原判 [1][6] - 特朗普法律团队于2025年9月3日向最高法院提交紧急审查申请(案号25-345) [7] 重大经济影响 - 耶鲁大学预算模型显示关税政策将导致美国家庭年均支出增加2400美元,十年累计税负增加2.7万亿美元 [7] - 摩根士丹利预测全面贸易战可能导致美国GDP增长下降1.2个百分点 [7] - 政策不确定性已导致企业推迟总值120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 [12] 法律依据与宪法争议 - 特朗普政府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实施关税,但法院裁定该法授权范围不包括常规贸易政策 [6] - 宪法第一条第八款明确规定贸易权属于国会专属权力,IEEPA立法初衷为应对类似伊朗人质危机的特殊情况 [9] - 历史记录显示尼克松1971年实施进口附加费的法律依据是《贸易扩展法》而非紧急权力法 [9] 国际贸易反制措施 - 欧盟和中国已拟定价值3000亿美元的报复性关税清单,美国农业出口将首当其冲 [7] - 若关税被推翻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影响美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关系 [7] 最高法院司法理论演变 - 重大问题原则要求涉及重大经济或政治影响的政策必须获得国会明确授权 [2] - 该原则在2022年西弗吉尼亚诉环保署案中以6:3票数成熟应用,推翻了拜登政府发电厂碳排放计划 [3] - 2023年拜登诉内布拉斯加州案运用该原则导致总额4300亿美元的学生贷款减免计划流产 [3] 政治与司法互动 - 保守派大法官通过任命已形成6:3的稳固多数,但重大问题原则成为制约共和党总统的绊脚石 [7] - 公众对最高法院信任度跌至38%的历史低点,案件判决可能影响2026年中期选举格局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