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低空经济发展调查报告(2022-2025)
搜狐财经·2025-09-14 02:34

政策演进 - 2022年政策奠基 民航局发布国内首个城市物流无人机行业标准 工信部出台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安全要求[3] - 2023年战略升级 6月发布无人驾驶航空器全链条管理条例 10月明确eVTOL发展路径 年末被确立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3] - 2024-2025年全面开花 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低空经济 国家发改委成立专职部门 民用航空法修订草案明确空域划分需兼顾低空经济发展[4] 地方实践 - 广东省构建"1+3+N"发展平台 计划2026年实现3000亿元产业规模 深圳通过首部地方立法 无人机产业集群产值占全国50%[5] - 湖南省作为全域低空开放试点 分类划设179个空域和97条航线 3000米以下空域监视覆盖率95% 2024年通航飞行量增长36%[5] - 内蒙古发展"低空+"多元场景 培育300余家无人机企业 提出2027年完善协同管理体系目标[6] 制度创新 - 探索分类划设和动态空域分配机制 湖南省空域利用率提升30%以上[7][17] - 建立分类分级适航管理体系 通过低空智联网实现技术管安全[7] 产业规模 - 低空经济规模从2023年5059.5亿元增长至2024年6702.5亿元 预计2025年突破8500亿元 2026年达10644.6亿元[1][13] - eVTOL产业规模2024年约32亿元 预计2026年增长至95亿元[13] 产业链架构 - 基础设施环节通用机场499个 与美国3万个存在差距 各地创新建设垂直起降场和无人机自动机库[9] - 飞行器制造领域2024年无人机实名登记198.7万架 eVTOL取得突破但关键部件仍依赖进口[9] - 运营服务实现多点突破 包括跨境物流、海岛运输和应急救援等场景[10] 区域发展 - 长三角地区技术引领 合肥建设全球首个无人驾驶航空器商业运营中心 杭州设立eVTOL适航审定中心[11] - 珠三角地区制造+应用双轮驱动 深圳无人机产值占全国50%以上 珠海建设产业园和测试基地[11] - 成渝地区聚焦特色场景 成都开通全国首个阶梯式低空空域 重庆部署高层建筑无人机巡检系统[12] 技术进展 - 无人机续航时间从2022年平均30分钟提升至2025年60分钟以上 eVTOL载重量突破500公斤[13] - 航空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达350Wh/kg 但与国际水平仍有差距[22] 安全监管 - 2024年发生无人机干扰机场事件127起 较2022年增长40%[23] - 需建立空天地一体化监管体系和分级分类监管模式[18] 基础设施 - 呈现东密西疏格局 东部通用机场密度是西部5倍以上 全国通用机场利用率不足40%[21] - 低空通信网络山区覆盖率仅为平原地区50%[18] 学术研究 - 深圳、北京、成都在低空经济城市发展指数中位居前三 呈现马太效应[16] - 低空经济通过创新驱动、产业融合和提质增效三方面赋能高质量发展[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