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黄河口大闸蟹正式开捕,并首次出口国外
大众日报·2025-09-14 00:47
行业规模与经济效益 - 黄河口大闸蟹产业产值高达11亿元[2] - 规模化养殖带动周边群众年均增收超过1万元 蟹农人均收入高达7.6万元[4] - 单个养殖企业(惠泽公司)养殖面积达6300亩 预计产量160余万斤[2] 养殖技术与创新 - 采用"四池三坝"循环水系统 较传统模式节省近50%用水量[3] - 实施标准化蟹塘改造 单个蟹塘面积30亩[3] - 通过复合净化系统实现养殖尾水资源化循环利用 包括物理过滤 植物吸收与微生物分解三重协同[3] 出口与市场表现 - 黄河口大闸蟹首次出口泰国 首批出口量900只[2] - 二两半母蟹市场价格达每斤100元 中秋国庆节前市场紧俏[2] - 较南方蟹提前15-20天上市 抢占双节前市场先机[2] 生产效能与就业带动 - 恒盛农业科技公司实现亩产260斤 亩产值达1.5万元[4] - 养殖密度为每亩1500只蟹苗 平均个体重量达3.5两[4] - 销售旺季创造近六千个本地就业岗位 包括捆蟹工与包装工[4] 产品特性与产业升级 - 黄河口大闸蟹具有青背 白肚 金爪 黄毛的品种特征[2] - 产业实现规模化 标准化 规范化 智慧化四化发展[4] - 大闸蟹需经历22次蜕壳才能成熟 对选苗与喂养环节要求极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