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谈会常态化机制 - 常态化举办民营企业座谈会旨在通过微观经营主体直接敏感的市场感受为宏观政策制定提供基础和有效路径 有助于及时评估政策效果和完善宏观举措 [2]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要负责同志主持座谈会 其他负责同志和相关司局在外出调研期间也专题组织召开座谈会 近两年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召开座谈会超2万次 其中国家层面座谈交流500余次 [2] - 通过座谈发现企业提出的思考与建议对制定宏观政策具有很强借鉴意义 具体诉求将协调推动解决 宏观政策建议将研究论证并推动完善或出台政策 [2] 座谈会流程设计 - 会议主题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和社会热点 包括经济形势 大规模设备更新 消费品以旧换新 外贸走势 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等 已举办的18次座谈会中8次聚焦经济形势感受 2次关注两新工作 3次听取外贸意见 3次征集十五五规划建议 1次结合民营经济促进法和四稳工作 1次解决具体问题 [3] - 参会企业兼顾大中小不同规模 覆盖东中西部不同地区 涉及新能源 人工智能等战略性产业及工程建设 大宗消费 对外经贸等重点领域 18次座谈会共邀请80余家企业 包括行业龙头企业和小微企业 [3] - 会议筹备阶段明确要求企业多谈生产经营困难问题和行业共性问题 民营经济发展局安排专人一对一衔接服务 [3] - 会后整理企业诉求建议形成问题台账 明确落实举措 责任分工和时间期限 专人盯办并定期调度进展 有进展及时反馈 暂时无法解决的做好沟通解释 [4] - 目前18次座谈会共收集191条意见建议 已解决160余条 解决率约83.7% [5] 后续工作推进方向 - 跟踪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围绕拓展市场 纾困解难加强金融和法律服务 在政策 规划 资金等方面提供针对性支持帮扶 [7] - 发挥国家和地方多层次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作用 用好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 梳理企业意见建议 汇聚各地区各部门资源力量共同解决实际困难 [7] - 以点带面标本兼治 在解决具体问题基础上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 实现解决一类问题 惠及一批企业 助力一个行业 促进民营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 [7]
以常态化沟通交流助力民企高质量发展
人民日报·2025-09-13 2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