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大做强中国农业?专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许定波:以“平台”打破县域发展局限,培育真正的农业龙头企业
每日经济新闻·2025-09-13 11:51
每经记者|杨煜 每经编辑|陈俊杰 年初,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中国农业又一次来到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口。如何引导先进生产要素进一步向农业农村聚集?如何抓住做大 做强中国农业的"牛鼻子"?这些问题有赖于政、商、学界的协同作答。 近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在京举办第五期"智荟中欧·企业赋能学习坊",聚焦"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乡村产业新布局"。期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教务长、 法国依视路会计学教席教授许定波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的现场专访。 中国是农业大国。截至2024年末,约4.65亿人常住于乡村,占总人口比例约33.0%,但农业经营主体仍以小农户为主。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小农 户从业人员占到全国农业从业人员约九成,经营耕地10亩以下的农户达到2.1亿户。 NBD:农业领域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仍存在哪些障碍?如何破解? 许定波: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模式呈现政府主导和区域性特点,县政府为直接的管理主体,这种集约式农业的规模有限。当然,农业关系到粮食安全,其特 殊性决定了不能完全交给市场主导,但也应该适当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比如企业由市场驱动,他们会打破地域限制进行集中规划,扩大经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