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短期分歧与行业轮动 - 市场短期分歧加大 行业轮动明显加快[1] - 科技主线出现阶段性调整 但长期产业逻辑未改[1] - 政策支持持续强化 市场情绪逐步回暖 科技类资产估值中枢有望稳步上移[1] 消费电子旺季与新品发布 - 9月进入消费电子旺季 头部手机品牌集中发布新品[1] - Meta Celeste智能眼镜即将亮相 产业链热度持续升温[1] AI算力与产业端机会 - 海外算力可能出现短暂歇火 市场可能出现高低切换带来补涨机会[2] - 关注国产算力、AI应用等产业端变化[2] - 海外算力链业绩潜力提升 相关订单预期上修 主流公司业绩预期不断抬升[9] - 算力板块热度向国产算力、应用端外溢扩散[9] AI细分领域投资方向 - 关注AI细分支线包括液冷、电源、AI应用等[3] - 关注新切入供应链的公司及出海业绩较好的公司[3] - 随着AI基础设施建设完善 端侧产品、云端应用可能产生爆品[10] - 算力芯片、光通信、PCB、液冷等基础设施景气度爆发[10] 消费电子与端侧AI机会 - 三季报临近 市场关注有边际变化的消费电子和端侧AI设计公司[4] - 10月重要会议可能提前传递产业支持信号[4] 军工板块投资逻辑 - 持续看好军工板块 业绩拐点、"十五五"、军贸合同等逻辑仍在[5] - 下一个关注时点是2027年建军100周年[5] - 军工板块可能吸引长线资金入场[5] AI应用与新兴板块 - 重点关注AI应用 GPT-5回调后位置已不算高[6] - AI在各行业应用落地持续进展[6] - 关注华为板块、自主可控板块、卫星互联网及可控核聚变等方向[7] 机器人板块催化 - 四季度机器人板块可能迎来行业、政策和企业层面催化[8] - 国内外机器人行业发展有望迎来共振[8] - 人形机器人、无人车、无人机等受益于AI能力进化有望爆发[10] 港股与消费领域机会 - 关注行业竞争格局改善、企业进入利润释放期、估值偏低的港股科技互联网板块[8] - 关注大消费领域包括创新药、潮玩、美容护理、宠物食品、饮料等[8] 市场风格与流动性因素 - 8月大市值标的走强 关注小市值风格再平衡可能性[10] - 市场行情驱动因素向流动性归因 且这一叙事可能被加强[9] - 场外资金依旧庞大 即便有调整幅度可能不会太深[4]
投资大家谈 | 长城基金科技+:结构性行情或将延续,关注AI产业进展
搜狐财经·2025-09-13 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