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规模与地位 - 成都拥有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集群 聚集绿色食品规上工业企业470家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595.2亿元 规模居副省级城市第4位 [3] - 新津作为成都市绿色食品精深加工产业链主承载地 聚集希望/中粮/华润怡宝等企业100余家 2024年实现产值172亿元(规模全市第一) 预计今年突破200亿元 [3] - 活动现场企业达成采购签约总金额超2.5亿元 涉及原料采购/产品销售/品牌推广等环节 [4] 人才引育体系 - 成立成都市绿色食品产业链人才服务联盟 整合江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资源 通过政校企三方联合加强产业人才招引和服务 [2][4] - 发布成都市绿色食品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和产业人才需求清单 建立动态更新的人才需求台账 [4][5] - 2023年以来新津区新培育国家/省/市级高层次人才18人(同比增长64%) 举办招聘活动250余场 招引人才5700余名 培育技能人才8600余人 [5][6]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 启动新津区绿色食品产业研究院 导入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力量 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7][8] - 搭建校地协同创新平台 天府创智湾健康食品科技创新中心首批入驻中国农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江南大学健康食品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等4家高能级平台 [7] - 近三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6家(年均增幅33.3%) 省级企业创新平台从38家提升至73家(年均增幅27.3%) 市级孵化载体从1家增至6家 在孵企业团队超164个 [8] 人才政策支持 - "津英人才3.0"政策对引进顶尖科学家/产业领军人等高端人才的用人主体给予最高300万元/人引育补贴 青年精英人才最高支持12.3万元 技术技能人才最高支持12万元 [11] - 提供院士领衔产业创新平台每年最高200万元补贴 创新成果转化最高40万元助跑资金 双创大赛获奖项目最高60万元发展资金 [9] - 人才服务涵盖安居落户(6个月免费驿站+最高15万元房票)/政治荣誉("两代表一委员"推荐)/生活福利(20余项专属服务) 累计惠及人才5000余人次 服务2万余人次 [12]
产才融合再升级 成都市新津区如何构筑高水平人才新高地?
每日经济新闻·2025-09-12 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