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044万元,同比下降54% [4]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2489万元,同比下降368%,为公司自2013年公开报表以来首次出现亏损 [4] - 公司2022年盈利表现最佳,盈利3666万元 [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3700多万元,同比减少8倍多 [1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405万元,同比减少9% [1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46万元,为正数 [12] 业务板块分析 - 轨道交通业务营收200万元出头,同比下降84% [10] - 公路与城市交通业务营收637万元,同比下降67%,占总营收比重21% [10] - 智慧停车业务营收1852万元,同比下降37%,占总营收比重61% [10] - 省外市场收入538万元,增收近300万元,但省内营收缩水3800多万元 [10] - 厦门至今仍是公司主要市场 [10] 财务状况 - 货币资金5012.65万元,占总资产比重10.01%,同比下降45.10% [11] - 应收账款2.54亿元,占总资产比重50.78%,同比下降12.69% [11] - 存货4513.23万元,同比增加81.24% [11] - 应收票据285.84万元,同比增加3472.96% [11] - 交易性金融资产4042.83万元,同比增加1.02% [11] - 本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减少4700万元 [12] - 筹资产生的现金流比上期增加2600万元,向银行借款2700万元 [12] 公司治理与重大事件 - 原董事长于征于2025年8月22日因个人原因辞职,时年58岁,距离退休尚有两年 [2][4] - 新董事长尚未到位 [4] - 在职副总经理林毅鹏和董事蔡志滨均为59岁 [4] - 公司为厦门第一家在北交所上市的企业 [2] - 公司于2023年转板北交所上市,申购倍数达550倍,募集资金1.09亿元 [8] 业绩变动原因 - 原计划二季度推进实施的重点项目未能按期完成合同签订及实施 [8] - 应收账款催收成效不及预期 [8] - 业务主要来自于政府和国企,受基建降温影响 [10] 公司历史与发展 - 公司于2001年由厦门信息集团与路桥集团合资成立 [6] - 2002年研发出第一套工程建设管理系统,应用于厦门环岛路和翔安隧道 [6] - 2008年将技术移植到停车领域,形成ETC免取卡收费系统,奠定智慧停车技术基础 [6] - 2016年在新三板挂牌,2023年转板北交所上市 [8] - 上市后前两年业绩稳定,年营收2亿多元,年净利润2000多万元 [8]
北交所第一股坐实巨亏前 董事长辞职
搜狐财经·2025-09-12 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