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与罗永浩的预制菜争议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声称全国370家门店100%没有预制菜 并开放后厨接受监督 同时表示将对罗永浩提起诉讼 [2][3] - 罗永浩悬赏10万元征集西贝使用预制菜证据 并呼吁立法强制餐馆标注是否使用预制菜 [2][3] 预制菜的界定与认知差异 - 市场监管总局定义预制菜为经工业化预加工制成的预包装菜肴 但明确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不纳入预制菜范围 [5] - 消费者普遍将非现场烹饪的产品视为预制菜 与监管定义存在显著认知偏差 [5][6] - 西贝后厨存在部分预加工环节:大盘鸡等主料为当日门店炒制分装 面条由中央厨房统一配送 [4] 中央厨房的行业角色与沟通缺失 - 中央厨房是连锁餐饮标准化扩张的核心 支撑质量稳定性和门店复制能力 但公众对其缺乏认知 [8][9] - 西贝在全国设有7大超级厨房(含4家央厨) 但未公开最新建设进展及配送频率 [9] - 餐饮行业普遍回避宣传中央厨房模式 导致消费者将其等同于预制菜并产生负面联想 [9][10] 餐饮行业现状与定价挑战 - 2024年上半年餐饮收入27480亿元 同比增长4.3% 较2023年同期7.9%增速明显放缓 [11] - 多家餐饮企业人均消费下滑:小菜园2025年上半年人均57.1元(同比降3.3元) 绿茶集团人均55.5元(同比降2.6元) [11] - 西贝长期陷入定价争议 如21元馒头、29元3只蒸饺 贾国龙称公司利润率约为5% [11][12] 行业反思与转型方向 - 争议核心在于消费者知情权与品牌信任 需通过菜单标注、透明化沟通解决认知偏差 [6][12] - 餐饮业需平衡工业化效率与中餐"锅气"体验 避免价值落差 [10][12] - 建议餐饮企业主动科普中央厨房优势 实现价格与价值匹配 并将工业化能力转化为品牌亮点 [12][13]
漩涡中的西贝:一场因“预制菜”引发的信任危机
华夏时报·2025-09-12 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