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净息差持续低于不良率 银行绸缪第二增长曲线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9-12 12:21

核心观点 - 银行业净息差持续低于不良贷款率 反映行业面临收益端收缩与风险端承压的双重挤压 [1][2][3] - 净息差降至1.42%为2005年以来最低 不良贷款率1.49%仍处监管要求以内 [1][4] - 42家上市银行中超五分之一(9家)出现净息差低于不良率现象 [1][4] - 银行通过加速发展中间业务(银保业务同比增超40%)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2][12][13] 净息差表现与压力因素 - 2025年一季度净息差1.43%低于不良率1.51% 二季度净息差1.42%持续低于不良率1.49% [1][3] - 净息差本质受资产端收益下行与负债端成本刚性双重挤压 [4][5] - 资产端:企业贷款占比91.76% 住户贷款仅占新增贷款5.36% 市场利率走低致生息资产收益率承压 [5] - 负债端:存款定期化趋势延续 付息成本优化速度不及资产收益率下滑 [5][6] - 外部冲击:地方政府再融资专项债发行2.16万亿元(同比增45%) 企业融资转向债券市场加剧息差压力 [7] 不良贷款与资产质量 - 二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4342亿元 较一季度减少24亿元 [8] - 拨备覆盖率211.97% 较上季提升3.84个百分点 [8] - 上半年银行业新计提拨备1.1万亿元(同比多增579亿元) 处置不良资产1.5万亿元(同比多处置1236亿元) [9] - 动态风险指标上升:不良生成率0.48%(同比微升0.6bp) 贷款逾期率1.67%(较2024年底升3.5bp) [9][10] - 零售贷款不良率1.58%(较年初升16bp) 个人经营贷和消费贷受经济波动及收入预期影响显著 [11] 中间业务转型进展 - 上市银行非息收入同比增长6.97% 中收同比增长3.06% 其他非息收入增10.68% [12] - 银保业务强势回归:渠道收入占比15年来首回50% 招行、平安银保收入同比增超40% [2][13] - 招行零售代销保险存量保费破1万亿元 平安银行代理保险收入6.66亿元(同比增46.1%) [13][14] - 保险公司与银行合作扩大:国寿合作银行超百家 太保期缴举绩网点1.3万个(增28.9%) [14] 行业分化与应对策略 - 不良生成率分化显著:平安银行1.1% vs 成都银行0.09% 相差101bp [9][10] - 贷款逾期率分化突出:郑州银行5.19% vs 杭州银行0.61% 相差458bp [10] - 多家银行通过优化负债结构、压降成本、加强资产配置应对息差压力 [7] - 对公贷款资产质量边际改善:地方政府再融资债缓解隐性债务压力 制造业及科技贷款受政策支持 [11] 下半年展望 - 息差降幅显著收窄(二季度仅微降0.01个百分点) 零售新发利率维持在3%以上形成支撑 [8] - 银行业"反内卷"举措助力定价理性化 预计全年息差降幅小于去年 [8] - 零售不良生成率有望逐步企稳 银行通过收紧审批标准及加强贷后管理控制风险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