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反内卷”,从修复家庭账本开始——经济学家高柏谈增长的体感
搜狐财经·2025-09-12 11:14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 中国长期依赖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 通过压低工资和福利保持竞争力 导致居民消费能力受限 [7] - 2008年后转向供给侧内需模式 将家庭财富深度绑定房地产 进一步抑制消费能力 [10] - 当前面临贸易战 科技战 金融战三重压力 外部环境复杂性加剧 传统增长模式难以为继 [11][12] 三大历史长周期同频共振理论 - 全球化钟摆运动 霸权更迭与科技革命三大周期叠加 周期长度达百年级别 [4] - 中国改革开放恰逢全球化从保护主义转向市场力量的窗口期 融入全球生产体系 [5] - 当前处于逆全球化趋势 地缘政治冲突与人工智能革命三重转折点叠加时期 [20] 福利国家建设的紧迫性 - 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结构性欠账 家庭风险预期升高导致消费保守 [3] - 人工智能革命可能颠覆按劳分配原则 需建立普遍收入保障制度 [13][14] - 福利国家是内循环发展模式的基础 能增强居民消费意愿和风险抵御能力 [21][22] 房地产行业转型 - 房地产与经济增长关系发生反转 人口结构变化使行业难以维持长期增长动力 [15] - 高房价对制造业形成抑制 有限财政资源需谨慎投向保障房而非支撑房价 [17] - 房价回调为改革提供条件 建议地方政府收购库存商品房转化为保障性住房 [16] 区域协调发展策略 - 缩小区域差距是扩大对外开放的基础条件 避免部分地区面对外部竞争时陷入被动 [18] - 通过产业扩散而非再分配实现共同富裕 鼓励发达地区企业在中西部投资设立分支机构 [19] - 区域均衡发展有助于构建强劲国内市场 提升国际经济博弈话语权 [21] 产业政策与全球化应对 - 中国制造业占全球比重达30% 外贸顺差接近1万亿美元 但面临贸易保护主义压力 [20] - 需完善产业政策与多边合作机制 增强外循环稳定性与韧性 [21] -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与福利国家建设相结合 实现"休养生息"与"强筋壮骨"并重 [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