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家公园法》表决通过,鼓励和支持公众参与保护
第一财经·2025-09-12 10:00

国家公园法立法背景与核心内容 -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9月12日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公园法》 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1] - 国家公园法共7章63条 包括总则、布局和设立、保护和管理、参与和共享、保障和监督、法律责任、附则 [1] - 立法目的是高质量推进国家公园建设 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1] 管理体制与保护原则 - 国家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 [1] - 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特性和内在规律 对国家公园实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 [1] - 明确国家公园可以作为特定区域编制国土空间规划 总体规划应对生态修复活动和原有居民生产生活活动作出安排 [1] 全民公益与公众参与机制 - 法律体现国家公园全民公益性 鼓励和支持公众参与国家公园保护 开展自然和生态环境保护教育 [2] - 要求地方人民政府与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共同保护国家公园周边自然资源 合理建设周边社区 [2] - 国家公园建设注重机制创新 坚持统一设置、分级管理、分区管控 构建统一规范的管理制度 [2] 现有国家公园建设进展 - "十四五"期间我国国家公园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体制试点全面完成 制度框架基本建立 [2] - 首批五个国家公园正式设立运行 包括中央直管和中央委托省级人民政府代管两种管理体制 [2] - 目前首批5个国家公园都建立起局省联席会议机制 形成央地、部门、园地协同联动机制 [2] 配套法规与区域协作 - 国家正在修订自然保护区条例和风景名胜区条例 [5] - 四川、陕西、甘肃以"三省决定+四川条例"形式联合保护大熊猫国家公园 [5] - 福建、江西两省加强协同立法 实现武夷山国家公园共治共管 [5] 国家公园建设挑战与价值 - 中国用不到八年时间完成首批5个国家公园设立 建设速度全世界最快 [5] - 国家公园多位于欠发达地区 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存在结构性矛盾 人兽冲突突出 社区治理难度大 [5] - 国家公园作为品质最优生态系统 是气候稳定器、净水机和空气净化器 提供最普惠的生态产品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