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鄄城:乡村振兴产业旺
中国经济网·2025-09-12 07:55
核心观点 - 鄄城县通过特色禽类养殖形成多元化产业模式 包括乌鸡 鲁西斗鸡 鹅和鸽子养殖 实现生态养殖与休闲体验结合 推动乡村振兴和农户增收 [1][2][3] 乌鸡养殖业务 - 福兮综合养殖家庭农场采用林下散养模式 养殖规模从2013年800只增至4000多只 日产乌鸡蛋2000多枚且供不应求 [1] - 新增菏泽市国花牡丹园养殖场并推出亲子捡蛋体验活动 形成生态养殖+休闲体验模式 年销售额达200多万元 [1] 鲁西斗鸡产业 - 鄄城鸿翔牧业实现鲁西斗鸡规模化养殖 该品种产蛋周期5-6天/枚 蛋黄比例大且含硒量为普通鸡蛋3.5倍 单枚售价4-5元 [2] - 公司作为品种资源保护基地 存栏原种斗鸡50000羽 年提供种苗50万羽 商品蛋80万枚 商品斗鸡2万只 观赏斗鸡5000余只 [2] 鹅养殖产业 - 刘全军夫妇养殖场存栏量1500只鹅 单只年均产蛋40-50枚 鹅蛋售价6-7元/枚 [2] - 阎什镇共30户养鹅户 全镇存栏量达3万只 成为特色养殖增收途径 [2] 鸽子养殖业务 - 庆杰养殖有限公司采用现代化鸽棚养殖 存栏种鸽3.5万对 每日产出鸽蛋4000多枚 售价4元/枚 主要销往温州上海南京等地 [3] - 养殖品种为白羽王 11个标准化鸽棚满足旺盛市场需求 [3] 区域养殖产业格局 - 鄄城县形成家禽与飞禽多元养殖体系 因地制宜发展差异化产业 包括150余家规模养殖场 [3] - 标准化基地包括6处生猪养殖基地和12处肉鸭养殖基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