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事关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两部门发布重磅通知
中国基金报·2025-09-12 04:40

总体目标 - 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 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9] - 新型储能技术路线以锂离子电池储能为主 各类技术路线及应用场景进一步丰富 [9] - 形成多元互补高效运营的整体格局 为能源绿色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9] 应用场景拓展 - 推进电源侧储能应用 推动沙漠戈壁荒漠等新能源基地合理规划建设新型储能 [3][11] - 拓展电网侧储能应用 在负荷密集接入大规模新能源汇集等关键电网节点建设独立储能电站 [3][11] - 创新多场景应用模式 研究推广新型储能作为独立主体参与需求响应 [3][11] - 培育试点应用场景 依托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培育可复制性强的新型储能应用场景 [3][12] 利用水平提升 - 推动新型储能调控方式创新 开展协同优化调度及虚拟电厂聚合调控等调用方式创新 [4][13] - 合理提升新型储能调用水平 优化调节资源调用序位科学增加新型储能调用 [4][13] - 提高新型储能调度适应能力 要求具备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自动调节能力 [4][13] 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 - 支持开展新型储能共性关键技术攻关装备研制和示范验证 促进技术多元化发展 [4][14] - 组织实施储能产业创新工程 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化发展优化产业布局 [4][14] - 深入推进新型储能试点工作 组织具有技术先进性的新型储能试点项目 [4][14] 标准体系建设 - 加快完善新型储能标准体系 构建适应技术多元创新趋势的标准体系 [5][15] - 加强关键领域标准制修订 优先开展技术成熟储能领域标准制修订工作 [5][15] - 持续推进国际标准化工作 深度参与IECISO等国际标准制修订 [5][15] 市场机制完善 - 鼓励新型储能全面参与电能量市场 推动新能源加储能作为联合报价主体一体化参与市场交易 [5][16] - 引导新型储能参与辅助服务市场 有序参与调频备用等辅助服务 [5][16] - 加快新型储能价格机制建设 推动完善容量电价机制和可靠容量补偿机制 [5][16] 组织保障措施 - 加强人才保障 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运维管理专业能力 [6][18] - 推进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技术交流和信息共享推动国内先进技术装备走出去 [6][18] - 优化建设管理 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投资引导金融机构提供贷款和利率支持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