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观平:用好“环境粮票”提高减排效率
经济日报·2025-09-12 00:09
从强度控制向总量控制全面转型。我国当前采用的碳配额分配方法是基于强度控制的配额分配方 法。这种方法只控制产品的碳排放强度,但没有限制企业的碳排放总量。此举虽在制度初期避免了限制 产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但其控制预期不明晰、减排约束力不够、碳排放资源稀缺性体现不足等局限性 日益凸显。 自2021年纳入发电行业,2024年新增钢铁、水泥等行业后,我国碳市场管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 国总量的60%以上,成为落实碳减排目标的主体。通过"配额总量控制与渐进收紧机制",将国家减排目 标层层分解至企业层面,是以科学、合理、公平的配额分配方式落实"双碳"目标、服务碳排放双控的必 然选择。 从免费分配逐步到有偿分配。目前,我国碳配额为免费分配,在激发企业减排动力方面存在局限, 市场流动性不足问题也逐步显现。在这种模式下,碳市场容易出现过度波动,缺乏稳定市场的必要手 段。国际经验已经验证碳配额有偿分配的成效。以欧盟碳市场为例,目前,其有偿分配比例约60%,欧 盟已通过有偿分配累计获得1800亿欧元财政收入。 对于我国而言,有偿分配体现了"排碳有成本、减碳有收益"原则,又通过免费配额缓冲转型压力, 有助于实现环境效益与产业竞争力的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