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业综合体开业情况 - 截至9月深圳已有8家商业综合体开业 年底前还将有19家入市 [1] - 深圳拥有200余家商业综合体 人均商业密度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1] - 新开商业综合体首日客流表现突出 深圳大悦城开业首日吸引客流42万人次 销售额近2000万元(不含Apple和汽车) [1][2] 新开商业综合体运营策略 - 突破传统购物中心模式 注重打造沉浸式体验环境 如深圳大悦城构建十字街等特色场景 iN城市广场规划深圳最大户外运动广场 K11 ECOAST结合艺术与商业 [3] - 着重特色化建设 引进差异化业态 K11 ECOAST引进深圳首间NBA主题场馆和华南首座d'strict浪美术馆 首店/定制店占比超50% [3][5] - 运营精细化趋势明显 精准定位专属客群 如罗湖益田假日广场聚焦港客家庭消费 大悦城和in城市广场聚焦年轻群体 [5] 老牌商业综合体表现 - 2024年全国TOP50商业综合体中深圳有5座上榜 销售额均突破50亿元 平均营业时间达10年 [6] - 深圳万象城拥有HERMES、LV等重奢品牌 万象天地连续多年吸引首店数量位居华南首位 2024年上半年引进21家首店 [6] - 前海壹方城与深业上城兼顾有趣与日常休闲娱乐 可与周边文旅消费地标形成联动效应 [6] 客群特征与消费能力 - 新开项目以"打卡式"体验客群为主 客单价普遍低于200元 老牌项目客单价达500元以上 [8] - 垂类二次元客群消费潜力高 客单价可达1000元左右 有门店月均收入超300万元 [7] - 2024年深圳人均消费支出为51415元 在全国万亿消费中心城市中仅次于上海的52722元 [10] 未来发展趋势 - 2025年前海·华发冰雪世界等19个商业综合体即将入市 [9] - TOD上盖项目可直接承接地铁客流 深圳轨道交通客运强度达1.50万人次/公里·日 连续21个月位列全国第一 [9] - 社区型商业项目成为布局趋势 聚焦周边3公里消费需求 如宝安华强广场儿童消费业态占比达22% [10] - 前海华发冰雪世界将构建一站式大型滑雪娱乐综合体 填补区域业态空白 [10] 行业挑战与政策支持 - 土地资源稀缺 商业用地上需要取舍 民企主导商业项目居多 需平衡多方利益格局 [11] - 深圳市商务局提出建设五大世界级地标商圈 包括福田中心商圈和前海·宝中商圈等 [10]
商业体深圳变奏:200余家之外,新项目决战“出圈”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9-11 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