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蚂蚁集团加速Web3布局,将600亿元的中国能源资产“上链”代币化?

核心观点 - 蚂蚁集团计划将价值600亿人民币(约84亿美元)的中国能源基础设施进行区块链代币化 探索真实世界资产(RWA)与数字金融结合的巨大潜力[1] 技术实施与资产覆盖 - 蚂蚁数字科技通过专有"蚂蚁链"平台连接并监控全国可再生能源资产 包括风力涡轮机和太阳能电池板等设备[4] - 约1500万个新能源设备的实时数据已成功上链 通过物联网设备持续收集发电量、运行状态及故障信息[4] - 区块链技术确保数据不可篡改和高度透明 为资产代币化奠定坚实数据基础[4] 商业模式与融资实践 - 已完成三项清洁能源项目融资 总计筹集约3亿元人民币(约4200万美元)[6] - 2023年8月协助朗新科技将9000个充电站资产上链 从境外银行获得1亿元人民币(约1400万美元)融资[6] - 2023年12月协助协鑫能科将光伏发电资产代币化 从海外投资者处筹集2亿元人民币(约2800万美元)[6] 战略规划与挑战 - 长远目标是将能源代币上架境外去中心化交易所(DEX) 创造全球化高流动性二级市场[6] - 面临监管审批挑战 需获得中国相关机构批准 当前加密货币及资本跨境流动政策存在不确定性[7] - 早期市场可能由机构及专业投资者主导 需解决RWA项目普遍存在的二级市场流动性不足问题[7] 生态布局与协同效应 - 采取双线并进策略 蚂蚁国际在香港申请稳定币发行牌照 稳定币可作为RWA交易结算媒介[9] - 云锋金融积极布局数字资产 购入以太币作为企业战略储备 与蚂蚁集团战略方向形成呼应[9] - 该计划是全球实体工业资产与区块链技术结合的最大规模尝试之一 为盘活传统资产及绿色金融提供范本[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