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10亿美元打水漂,“科技狂人”马斯克为什么被AI绊倒?
特斯拉特斯拉(US:TSLA) 36氪·2025-09-11 08:28

项目终止 - 特斯拉正式终止Dojo超级计算机项目 该项目曾被誉为AI训练领域的曼哈顿计划 运营五年后宣告失败[1] - 项目核心人物Peter Bannon及部分团队成员已离职创业 马斯克公开承认Dojo陷入"进化死胡同"[1] - 项目终止前一个月 马斯克仍在财报会议上宣称Dojo将在2026年实现"算力霸权"[3] 技术架构与挑战 - Dojo基于7nm制程D1芯片构建 单个芯片算力达英伟达A100的3-4倍 整套系统由3000块D1芯片组成[20] - 采用台积电InFO_SoW封装技术 每25个D1芯片封装于晶圆 理论算力达100 Exa-FLOPS[20] - 系统兼容性差 采用专属指令集和数据格式 导致第三方接入困难 良率长期低于50%[22] - 实现同等算力需32万块英伟达A100芯片 但封装难度导致交付从2019年拖延至2023年[20][22] 替代方案布局 - 2023年采购5万块英伟达H100芯片作为备用方案 与Dojo同步进行模型训练[22] - 与台积电合作量产3nm制程第五代FSD芯片 与三星签订不低于165亿美元AI芯片代工协议[24] - 将70%训练任务迁移至亚马逊AWS和谷歌云平台 形成三重供应商保障体系[24][41] 成本效益分析 - FSD纯视觉方案单车硬件成本从2020年7000元降至2024年500元 大幅低于激光雷达方案[28][29] - 但算法研发投入巨大 Dojo项目成本难以压缩 与节省的硬件成本形成效益悖论[30][34] - 星舰试飞成本从1.2亿美元压缩至7500万美元 猎鹰九号单次发射成本从6000万美元降至1500-2800万美元[13][15] 企业经营对比 - 特斯拉累计融资176亿美元 总收入超6000亿美元 市值峰值1.3万亿美元[3] - 2022年特斯拉营收814.62亿美元 但净利润仅为台积电的41.6%(台积电净利润340.7亿美元)[5] - SpaceX估值3586亿美元 拥有500万用户 预计2025年订阅收入超百亿美元[5] - 特斯拉实现现金流正用10年 SpaceX用22年 晚于英伟达等科技企业早期盈利特征[5] 技术竞争态势 - 4680三元锂电池因成本高于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 未能实现技术垄断[6] - SpaceX占据全球60%低空轨道资源 将卫星发射成本降至每公斤10美元[14][15] - 纯视觉方案需应对激光雷达价格降至千元区间的竞争压力[29] 战略调整影响 - Dojo终止意味着特斯拉从电动汽车公司向AI巨头转型受挫[24] - AI业务需持续投入研发 但马斯克面临政治压力及健康问题等外部挑战[37][39] - 公司重点仍聚焦汽车主业 AI作为驾驶体验底层支撑需寻找替代技术路径[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