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灵VS即梦:初探“多模态”
钛媒体APP·2025-09-11 05:33

AI视频生成平台技术路线 - 国内AI视频生成领域以可灵和即梦为主要平台 [1] - 文生图+图生视频路线具有更高可控性 而文生视频路线能提供更强动态感 [3] - 多数用户选择可控性优先的技术路径 [4] AI内容生成能力评估 - AI编剧能力表现突出 Gemini 2 5 Pro能生成专业级分镜头脚本 [7][8] - 文生图能力存在局限 腾讯混元模型部分生成结果不符合指令要求 [13][15] - 图生视频指令系统成熟 涵盖场景 动作 运镜 风格等专业要素 [9] 视频生成技术缺陷 - 指令遵循度不足 平台经常偏离用户输入的明确指令 [20][22] - 物理逻辑错误频发 包括穿模现象和不合理运动轨迹 [24][25][28] - 时间一致性差 5秒内视频主体可能出现显著变化 [32][34] 平台性能对比分析 - 可灵平台优势体现在物理模拟真实性和动态感表现 [36] - 可灵具备深度概念理解能力和艺术诠释能力 [36] - 可灵掌握复杂镜头语言 能完成推拉变焦等专业运镜 [37] - 即梦平台优势在于图像保真度和稳定性 [43][44] - 即梦对复杂构图指令执行更可靠 但物理真实感不足 [46][47] - 即梦镜头语言能力较弱 难以完成复杂电影运镜 [48] 行业技术瓶颈 - 视频时长限制显著 主流平台仅支持5-10秒视频生成 [52] - 保真度与创意性存在技术路线博弈 尚未实现兼顾 [50] - 长时长连贯视频生成仍是重大技术挑战 [53] 商业化成本结构 - 基础生成成本较高 即梦平台最低配置为1元/5秒视频 [59] - 可灵平台标准模式定价为2元/5秒视频 [59] - 高质量视频需要多次调试 实际使用成本持续增加 [60] - 本地部署和模型微调成本超出一般用户承受能力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