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曾被资本市场热捧的医药企业,正在监管关注、质押风险与业绩增长的多重挑战中寻找平衡
监管合规 - 2025年8月6日安徽省药监局对合肥亿帆医药有限公司进行药品流通领域飞行检查 结论为待整改后评定 表明存在不符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的问题[1] - 可能涉及药品储存 运输 销售管理等环节的缺陷 包括温控管理 记录不规范或供应商审计等方面的瑕疵[2] - 公司业务覆盖超过50个国家及地区 旗下子公司数量突破50家 全球员工超4000人 庞大体系增加管理难度和质量控制风险[2] 财务表现 - 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5.51亿元 同比暴跌388.19% 主要因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增加(其中F-627专利技术减值8.48亿元) 研发费用增加及政府补助减少[3] - 2024年营业收入51.60亿元 同比增长26.84% 归母净利润3.86亿元 实现扭亏为盈[3]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6.35亿元 归母净利润3.04亿元 同比增长19.91%[3] 创新药业务 - 2025年上半年创新药亿立舒和易尼康合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9.57% 成为业绩反转核心引擎[3] - 近10年累计投入44.65亿元用于药物创新研发 坚持创新+国际化双轮驱动战略[6] - 创新药亿立舒已在中国 美国 欧盟和巴西等34个国家获准上市销售 2025年成立全球BD中心推进全球化布局[6] 资本结构与风险 - 2025年半年报显示整体质押股份7000万股 占总股本5.75% 累计质押市值10.91亿元[4] - 货币资金7.86亿元低于短期借款11.15亿元 存在短期债务压力[4] - 股权质押风险可能形成恶性循环 股价下跌导致质押物减值 若触及平仓线可能引发强制平仓[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