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青岛再和海尔“对话”背后,机器人万亿赛道掀起产业界能力大迁徙
齐鲁晚报·2025-09-11 02:51

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动态 - 青岛市长调研海尔集团机器人产业 凸显政府对该领域高度重视[1] - 美的在IFA 2025展会上正式发布家用人形机器人预告片 标志正式进入该赛道[1] - 优必选获得2.5亿元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 为全球该领域最大单笔订单[1] - 人形机器人正从研发走向规模化商业应用 成为家电巨头寻找新增长点的重要方向[1] 市场规模与需求驱动 - 摩根士丹利报告显示人形机器人潜在市场总规模达60万亿美元 预计2050年中国市场规模达6万亿元[2] - 2024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1031万人 占总人口22% 创造庞大居家养老机器人需求[2] - 2024年中国家电全品类零售额9071亿元 同比增长6.4% 过去十年年化增速仅3% 亟需新增长点[2] 企业战略布局 - 海尔2021年成立家庭机器人产业 依托智慧家庭生态打造服务机器人产品矩阵[2] - 海尔成立机器人事业部 覆盖工业机器人和家政服务机器人 包括陪伴型和康复型机器人[2] - 海尔推出轮式人形机器人"海娃" 能操控洗地机 从冰箱取物 餐桌摆盘 烹饪 熨烫衣物[3] - 美的人形机器人展示炒菜 洗衣 收拾家务 操作冰箱 洗衣机 消毒柜等家电能力[3] - 海尔采取场景分解策略 研发康复 陪护等不同功能的小机器人 目标成本控制在万元左右[3] - 海尔与星动纪元合作推出家庭服务机器人"小星" 6月入股工业机器人企业上海新时达[5] - 海尔与康复大学达成战略合作 加强研发资源[5] - 美的2016年收购库卡机器人 2023年库卡帮助节省95%一线人工 创造营收占比超30%的新业务板块[10] 技术路径与竞争优势 - 家电企业采用轮式人形设计而非双足行走 更适合家庭环境且更易实现商业化[5] - 家电企业拥有多年积累的用户数据 可用于训练场景化AI模型[7] - 成熟的电机 传感器 控制器供应链和规模化采购能力可大幅降低制造成本[7] - 机器人理解烹饪步骤和识别衣物类型表明背后有强大的家庭场景知识图谱支撑[7] 产品开发理念 - 海尔家庭机器人研发遵循"三用"原则:实用 好用 耐用[8] - "三不"原则:不强调机器人形态 不搞过度集成化 不搞炫技[8] - 重点研发投入大脑和灵巧手等关键技术方向[8] - 正在研发智家大脑大模型 突破多模态感知 任务理解与规划 动作泛化训练等技术[8] 业务发展现状 - 海尔清洁机器人年出货量接近百万台规模[8] - 外骨骼机器人月销量达千台左右[8] - 优必选人形机器人已进入汽车工业 3C制造 半导体制造 航空航天等行业[10] - 优必选预计2024年工业人形机器人交付超500台 全年产能超1000台[10] 产业生态建设 - 海尔智家领衔打造山东省服务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 采用"公司+联盟"形式[9] - 2025年成立海尔兄弟机器人公司 组建青岛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联盟[9] - 通过创新中心建设拉动机器人技术链 产业链 人才链和资金链发展[9] 能力迁移案例 - 征和工业将链传动技术应用于机器人灵巧手 投资智元机器人并与卓益得机器人合作[6] - 汽车企业特斯拉 广汽 小米等纷纷入局人形机器人 带动零部件企业向机器人关键部件转型[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