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 8月CPI环比持平 同比下降0.4% 主要受上年高基数和食品价格涨幅低于季节性水平影响[1] - 核心CPI同比上涨0.9% 涨幅连续第4个月扩大 较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1] - 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6% 涨幅较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23个百分点[1] - 交通工具价格同比降幅收窄至1.9% 连续6个月收窄 家用器具价格环比上涨1.1% 同比涨幅扩大至4.6%[2] - 服务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家政服务、医疗服务和教育服务价格领涨[2]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 - 8月PPI环比由上月下降0.2%转为持平 结束连续8个月下行态势[1][2] - PPI同比下降2.9% 降幅较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 为今年3月以来首次收窄[1][3] - 国际原油价格同比下降较多 影响国内油气开采行业价格下降10% 燃料加工行业下降11% 化学原料和制品行业下降6%[3] - 供需关系改善带动部分能源和原材料行业价格环比由降转涨 输入性因素影响石油和部分有色金属价格环比回落[2] 政策效果与市场变化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 对覆盖范围内商品价格形成重要支撑[2] - "反内卷"政策对汽车价格战形成约束 促进市场竞争秩序优化[2][4]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进 企业无序竞争得到治理 重点行业产能治理有序开展[3] - 新兴产业茁壮成长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绿色发展提质增效[3] - 出口结构优化升级 与非美贸易伙伴合作加深 对原材料和产成品价格形成支撑[4] 行业价格表现 - 部分能源和原材料行业价格环比由降转涨 反映供需关系改善[2] - 国内石油和部分有色金属行业价格环比回落 受输入性因素影响[2] - 重点行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 经济新动能带动相关行业价格回升[3] - 升级类消费需求增加拉动部分行业价格同比上涨[3]
核心CPI涨幅连续第4个月扩大,专家认为扩内需政策持续显效
经济日报·2025-09-11 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