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P-1药物市场增长前景 - GLP-1类药物凭借降糖和减重双适应症优势呈现爆发式增长 2024年全球规模超500亿美元 中国2023年规模87亿元人民币 预计2025年增长至233亿元人民币[1] - 全球糖尿病药物市场预计2025年达到902亿美元 2030年增长至1091亿美元 中国降糖药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1161亿元人民币 2030年增至1675亿元人民币[1] - 临床指南推荐三类糖尿病治疗药物:传统口服降糖药、胰岛素和GLP-1类药物 不同药物作用机制和适用人群决定其生命周期[1] 市场竞争格局与国产替代 - 口服降糖药因集采全覆盖致整体市场规模增长有限 仅DPP-4i/SGLT-2i类药物保持增长 GKA/PPAR新机制药物具潜力[2] - 胰岛素市场三代及新型周制剂逐步替代二代产品 集采推动甘李药业和通化东宝等国产企业份额提升[2] - GLP-1领域竞争白热化 诺和诺德和礼来全球领跑 国内多家企业布局生物类似药 信达生物玛仕度肽6月底获批上市[2] 企业创新布局与研发进展 - 恒瑞医药GLP-1/GIP双靶HRS9531即将NDA 口服小分子HRS-7535进入三期临床[3] - 联邦制药GLP-1/GIP/GCG三靶UBT251以20亿美元授权诺和诺德[3] - 众生药业双周制剂RAY1225双适应症进入Ⅲ期临床 博瑞医药双靶BGM0504合作华润三九并布局胰淀素BGM1812[3] 行业技术演进方向 - 行业整体向长效化、多靶点和剂型创新方向演进 创新成为核心主线[3] - GLP-1赛道竞争将围绕口服制剂、长效化(双周/四周制剂)和多靶点协同(GLP-1/GIP/GCGR/FGF21)展开[2] - 中国药企通过license-in或自主开发加入竞争 华东医药布局口服/多靶点/生物类似药 通化东宝布局双靶/口服GLP-1[3]
中国银河证券:糖尿病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创新有望实现弯道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