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战略动向 - 阿里巴巴于2025年9月10日教师节宣布高德地图推出全球首个基于用户行为的"高德扫街榜" 构建以AI和信用为核心的线下服务信用体系 该项目为阿里S级战略项目 与"淘宝闪购"同级 [1][8][34] - 阿里股价在官宣前2天上涨4% 但9月10日冲高回落 报收142.8港元/股 总市值2.72万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49万亿元) [2] - 业务得到马云本人关注和集团高层支持 将与多业务形成协同 阿里集团将给予大级别支持 [8][34] 高德业务定位与财务表现 - 高德为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服务板块旗下出行品牌 2025财年本地生活服务收入670.76亿元 占阿里总营收6.73% 同比增长12.16% 高德收入主要来自企业客户的软件服务费及技术服务费 [9] - 高德拥有7亿月活跃用户 1.2亿日活跃生活服务搜索用户 每日活跃用户超1.7亿 [22][33] - 此次战略调整标志高德重拾O2O业务 突破俞永福时期"不做团购导航"的定位 旨在提高用户停留时长与变现效率 [15][16][33] 本地生活市场竞争格局 - 2025年中国本地生活市场规模预计达35.3万亿元 线上渗透率突破30% [20] - 美团占据超60%市场份额 其核心优势包括即时配送网络、海量UGC内容、必吃榜体系及商家资源 [21][23][25] - 抖音2024年生活服务支付GMV约5600亿元(含600亿元泛零售) 同比增速达81% 通过低价团购与流量优势快速崛起 [21] 产品战略差异 - 高德扫街榜基于真实导航行为数据 强调行为数据与信用体系 通过LBS场景实现从工具到服务的无缝转换 缩短决策路径 [8][22][26] - 大众点评同日宣布重启"品质外卖" 通过B端自研大模型分析用户需求 发放2500万张消费券 强调"AI+真实高分"体系 [12][13] - 双方竞争焦点分化:阿里主打行为信用真实性 美团强化全场景闭环体验 高德试图切入到店业务 美团则巩固到家服务壁垒 [22][23][26] 阿里本地生活业务演进 - 阿里自2006年起多次尝试本地生活业务:2008年收购口碑网 2013年推淘点点 2015年合资60亿元重启口碑 2018年整合饿了么与口碑 2023年将口碑并入高德 [11][32] - 此次以高德为核心入口 而非口碑或饿了么 显示出对"出行即服务"理解加深 旨在利用导航流量优势构建商业闭环 [19][22][31] - 业务调整多发生在外界竞争压力加大时期:2015年应对百度糯米与美团点评竞争 2021年应对拼多多DAU超淘宝 2023年应对美团与抖音夹击 [32][33] 行业专家观点 - 导航行为数据更难造假 可建立客观公信力评价体系 但需平衡"永不商业化"承诺与商业本质 [8][22] - 高德扫街榜短期更可能作为"鲶鱼"而非"颠覆者" 因大众点评UGC厚度、商家供给和团购核销闭环仍具高门槛 [8] - 竞争关键在差异化与生态协同 需避免恶性竞争 共同推动行业标准制定 实现多方共赢 [26][27]
阿里没有重启口碑,大众点评重启了“品质外卖”
36氪·2025-09-11 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