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进程与募资计划 - 公司于9月7日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计划9月下旬挂牌交易 募资规模15亿-20亿美元 为2025年以来香港最大IPO之一及最大车企IPO [1] - 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 华泰证券和广发证券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新乘用车车型研发 下一代汽车与先进技术开发 海外市场拓展 [1] - 公司于2025年2月28日递交上市申请 8月27日获证监会批准发行不超过6.99亿股H股 并核准18名股东合计20.64亿股境内股份转为境外上市外资股实现全流通 [3] 财务与业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682.2亿元 同比增长24.2% 净利润47.26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90% [3] - 公司是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车公司中唯一中国市场销量 海外销量 新能源车销量及燃油车销量较2023年同期均增长超过25%的企业 [2] - 自2003年起连续22年蝉联国内自主品牌出口量第一 是目前国内唯一海外销量高于国内的乘用车品牌 [3] 行业地位与竞争环境 - 按全球销量计 公司是中国第二大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 全球第十一大乘用车公司 [2] - 港股成为车企上市新选择 2023年以来蔚来 小鹏等多家车企在港股完成双重主要上市或二次上市 [4] - 全球汽车产业竞争激烈 特斯拉 比亚迪在电动车领域建立先发优势 大众 丰田等传统巨头加速转型 [4] 历史上市尝试与股权结构 - 公司曾经历21年7次IPO冲击 包括2004年谋划上市 2007年借壳尝试 以及2009年 2016年 2019年 2022年四次未成功尝试 [2][3] - 股权结构复杂是早期未能上市的主要原因 此次全流通安排极大提高股票流动性和吸引力 [3] 战略发展与募资用途 - IPO可能引入中东 亚洲的长期机构投资者和产业投资机构作为基石投资者 [4] - 募资明确用于研发新乘用车车型 开发下一代汽车与先进技术 拓展海外市场 提升生产设施及补充营运资金 [1][4] - 新能源汽车研发投入巨大 智能网联 自动驾驶等新技术需要长期资本支持 上市融资成为车企战略选择 [4]
奇瑞汽车21年上市长跑即将“撞线”
每日商报·2025-09-10 2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