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让历史成为照亮未来的火炬(创作谈)
人民日报·2025-09-10 22:13

纪录片制作背景与核心主题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于2025年9月5日推出系列纪录片《共同的使命》 全媒体平台播放 共3集内容《打捞沉没的历史》《守护文明之光》《为了共同的未来》 [1] - 纪录片以西方媒体人视角呈现东方主战场 主持人迈克·沃尔特为艾美奖得主 通过走访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云南中国远征军墓地等历史现场 [2] - 核心目标是展现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和平的意义 阐释"正义必胜 和平必胜 人民必胜"的真理 并传递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逻辑 [1][5] 叙事结构与国际化表达 - 采用多国取景拍摄与"海外三国开篇"设计:首集从美国亚利桑那纪念馆开场 转入电影《里斯本丸沉没》海外首映 第二集从日本东京紫金草合唱团切入至华裔作家张纯如 第三集由伦敦大轰炸串联重庆大轰炸 [2] - 通过"熟悉场景—陌生历史—深度共鸣"递进结构 以国际社会熟知的历史地点人物引导观众理解中国战场叙事 [2] - 引用剑桥历史学家方德万的战时经历对比欧洲饥荒与中国抗战困境 强调个体命运共通性以引发跨文化共情 [3] 历史视角与当代价值 - 突破二战叙事的地域与思想壁垒 通过西方媒体人视角重新发现东方主战场历史价值 [2] - 纪录片呈现当代中国人传承抗战精神的案例:文物工作者通过"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守护文明 人工智能开发者通过代码开源共享技术成果 [3] - 强调历史叙事最高境界是共情而非说服 将中国故事置于人类命运维度实现跨文化有效传播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