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居民和经营主体信贷成本—— 财政金融加力提振消费
经济日报·2025-09-10 22:09
政策核心内容 - 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实施"双贴息"政策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 [1][2] - 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90%和10% 以减轻地方财政压力 [2] - 贴息政策通过银行收取利息时直接扣减财政承担资金的方式实施 [2] 政策覆盖范围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涵盖家用汽车 养老生育 教育培训 文化旅游 家居家装 电子产品 健康医疗等七大重点领域 [3][6] -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支持餐饮住宿 健康 养老等八类主要消费服务领域 [3] - 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全额贴息 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上限进行贴息 [1][6] 政策实施机构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经办机构包括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 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5家其他发放机构 [6] -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确定21家全国性银行为中央财政贴息经办银行 [6] - 政策实施期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 [6] 政策预期效果 - 100亿元贴息资金预计带动1万亿元贷款投向消费领域 杠杆效应达到100倍 [2] - 2020年至2024年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6% 服务消费增长潜力巨大 [3] - 政策从供需两端协同发力 既增强消费能力又扩大有效供给 [3] 行业影响 - 政策将推动服务业经营主体创新业态 模式和场景 扩大优质服务供给能力 [4] - 金融机构需要创新数字化普惠性金融产品 优化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服务 [4] - 服务消费加快增长成为经济转型必然趋势和扩大内需重点领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