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电发电量达峰与趋势 - 煤电发电量或在2024年迎来峰值 峰值预计控制在5.55万亿千瓦时内 [1] - 2025年上半年煤电发电量2.94亿千瓦时 同比下降2.41% [2] - 煤电行业面临需求见顶局面 [3] 用电需求增长驱动因素 - "十四五"期间总用电量增长约4万亿千瓦时 因GDP增长较快、单位GDP能耗增加、电气化水平提高及极端天气 [1] - "十五五"期间用电增量预计1.4-1.7万亿千瓦时 但增速将向GDP收敛甚至低于GDP [1][2] - 用电量增速变化符合朱格拉周期理论 事件性冲击后设备投资驱动用电量增速先超GDP后下降 [1] 新能源发展替代作用 - 非煤电力资源2025-2035年有望年增超3亿千瓦 基本满足用电需求 [2] - 2024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3.46亿千瓦时 总装机18.89亿千瓦 [2] - 新能源装机规模迅速增加是煤电发电量达峰主因之一 [1] 煤电装机与利用效率 - 煤电装机量持续增长 2025年6月底达12.1亿千瓦 年均新增3500万千瓦 [4] - 煤电机组利用小时数存在人为"平均"现象 如河南福建案例中机组间轮流使用4500小时和3000小时 [4] - 煤电正从电量性电源转向调节性电源 2022年电力紧张后多地核准煤电项目 [4] 电价市场化改革影响 - 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推动发电量进入市场交易 [4] - 东部某省光伏结算价从2022年0.355元/千瓦时降至2024年上半年0.325元/千瓦时 全现货模拟价可能从0.2元/千瓦时降至不足0.06元/千瓦时 [5] - 煤电机组将更多参与市场交易 上网电价按"基准价+上下浮动"确定但需全部入市 [6] - 电力中长期交易限价将与现货限价贴近 改变原有稳定长周期合同机制 [5] 煤电效率与运行挑战 - 全国供电煤耗2024年6月降至300.7克标煤/千瓦时 较2016年下降超10克标煤/千瓦时 [9] - 高效机组节能改造边际效果递减 且新能源渗透率提高迫使煤电频繁深度调峰导致煤耗上升 [9] - 煤电降本空间缩小 行业建议为辅助服务功能提供更高价值 [8][10] 行业定位与系统成本 - 煤电作用演变为应对新能源间歇性的调节性电源 [11] - 新能源边际发电成本近零 会拉低批发侧电价 但系统消纳成本增加 [11] - 需建立完整价格体系体现不同资源能力 [11]
煤电效益面临多重挑战,专家建议充分发挥其调节性作用
经济观察网·2025-09-10 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