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剑南春集团因2012年8月的新改革方案引发职工强烈不满 该方案要求员工将持股转为委托投资理财 剥夺股东身份 导致职工抗议并质疑管理层出资和股权结构的透明度 [5][6][14] - 职工投资回报率极低 10年投资1万元仅收益1800元 而按公司资产估算员工持股估值应达10亿以上 凸显分配不公和股权价值低估问题 [2][3][14] - 管理层被指通过借款和分期付款方式实现控股 而职工需真金白银出资 但持股比例和分红机制不透明 引发"空手套白狼"的质疑 [10][11][13] 股权改制历史 - 2003年剑南春通过MBO方式完成国有资本退出 被视为成功范例 改制后经营团队146人持股69.54% 职工1888人通过工会持股16.47% [6][10] - 改制后公司治理结构名义上完善 但职工股东实际未能参与决策 分红仅按出资比例告知(如实际出资的20%) 未公布与公司利润分配的比例 [13] 管理层出资与股权结构 - 管理层控股的同盛投资由乔天明控股41% 认购资金6.4623亿元采用5年分期支付 首付40%约3亿元 通过向蓝剑集团借款完成 [11] - 职工出资构成公司注册资本的一部分 但其他股东实际出资额未公开 职工持股证明未注明注册资本比例 导致股权比例无法确认 [13] 职工抗议与诉求 - 职工要求按实际出资确定股权比例 并引入第三方清算集团净资产 拒绝接受新信托合同 否则要求以30倍净资产价格回购股份 [14] - 职工网上留言批评管理层"掏空酒厂" 并引用地震后共同救灾经历 强调权利与责任对等 要求保障《公司法》赋予的股东权利 [19] 公司现状与影响 - 事件导致公司管理层与职工关系紧张 当地政府介入谈判但未果 全国媒体关注但未能获取一手信息 [3][6] - 公司官网价值观强调"为国家作贡献 为企业创效益" 但与职工实际待遇形成鲜明对比 影响企业声誉和内部稳定 [17][18]
剑南春改制遗留问题员工持股信托计划引爆积怨
搜狐财经·2025-09-10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