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瑞为技术AntOne:视觉智能体重构民航生态,具身机器人打破场景壁垒
机器人机器人(SZ:300024) 36氪·2025-09-10 10:03

产品发布与展示 - AntOne智能行李转运机器人在2025国际机场博览会上展示 能够模拟航站楼行李搬运场景 实现从分拣系统到行李拖车的自动化转运和码垛操作[1] - 该产品突破民航领域纯人力搬运环节的智能化瓶颈 被视为场景下颠覆性创新[1] 公司背景与市场地位 - 研发企业瑞为技术是国内视觉智能技术领域的领军者 产品已覆盖国内约三分之一民用机场[3] - 2024年瑞为在中国民航企业视觉智能产品市场占据第一位置[6] - 公司成立于2012年 以端侧智能技术为核心 构建包括深度学习框架、蜻豚视觉大模型和多模态感知的全栈技术体系[4] 技术演进与商业化路径 - 技术发展从早期小模型演进至基于感知与决策的视觉推理大模型[4] - 2019年推出第一代商用机器人"晓瑞"旅服机器人 在大兴机场承担旅客问询、导览和行李运送服务[5] - 2023年将研发重心转向行李转运机器人 聚焦具身智能领域[6] - 坚持"一米宽 百米深"的聚焦策略 在民航业提供具身智能落地范本[7] 企业级机器人挑战与解决方案 - 企业级商用机器人需满足三重要求:工业级技术可靠性、精细化成本控制、可量化投资回报率[7] - 通过人机协同方案平衡技术成熟度与客户需求 实现人工与机器人的自然交互[8][9] - AntOne搭载自研RecoThink视觉推理智能体 集成感知、决策、执行功能 通过3D视觉和传感器融合感知环境[9] - 采用轻量化、小型化、模块化设计 降低部署难度并提升场地兼容性[11] 行业痛点与市场机遇 - 机场存在劳动密集型效率盲区 包括行李分拣搬运、旅客服务和机场巡检等环节[5] - 未来五年具身智能技术替代重体力劳动的场景将迎来爆发期[7] - 潜在机会点包括航班调度、飞机起落引导、行李车回收等高度依赖人工的环节[14] 发展战略与竞争优势 - 公司坚持只做可落地的事 专注场景闭环验证而非追逐技术热点[13] - 具备输出"视觉推理智能体+机器人"标准化方案的能力[14] - 技术壁垒与行业壁垒双重存在 新入局者难以短期突破[14] - 目标推动工业自动化从设备层面迈向智能协同系统层面[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