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私募基金亚太总部向印度转移趋势 - 七家全球基金已将亚太私募股权负责人或联席负责人设在孟买 包括黑石Amit Dixit和KKR的Gaurav Trehan 五年前没有任何投资管理机构在印度设立亚太职位[1] - 这些管理者共同监督至少1000亿美元资产[2] - 黑石在印度拥有约500亿美元私募股权和房地产投资 将印度列为全球最佳投资市场 KKR近二十年在印度部署约110亿美元 计划以更快速度投资下一个100亿美元[9] - 布鲁克菲尔德资产管理公司 PAG和TA Associates的高级管理人员现在从孟买管理亚洲甚至全球战略[11] 印度私募市场成熟度提升 - 印度私募市场已经成熟 交易规模增加 收购市场深化 多年出现多种退出途径[2] - 三个关键驱动因素加速收购基金转移:越来越多家族企业愿意放弃多数控制权 本地资本市场现在能够吸收数十亿美元交易 印度公司本地收购增加[13] - 由于本地机构和零售参与公共市场增加 该国在全球退出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这诱导额外新投资[14][15] 资金配置格局变化 - 全球普通合伙人基金正在筹集除中国外亚洲基金 将50%-70%分配给日本和印度 其余由东南亚等国家组成[8] - 印度今年迄今在新兴和增长市场吸引私募资本流入占比近41% 超过中国34% 中国份额从去年44%和2018年66%进一步下降[12] - 国际投资公司正在扩充团队并多元化资产类别 以寻求强劲回报 因中国吸引力因增长疲软和监管阻力减弱[7] 企业战略调整案例 - 总部位于波士顿的Advent International在亚洲扩张中寻求重新进入日本 正转向其印度管理合伙人Shweta Jalan领导这一举措 该高管去年帮助启动Advent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办事处[10] - 全球投资银行已出现类似变化 印度负责人随着国家股市在亚洲交易量份额增加而提升区域地位[11] 市场风险因素 - 公司高估值和科技初创企业动荡仍是风险 华盛顿将对南亚国家大部分商品关税提高至50% 属全球最高之列[5] - 美国关税在短期内造成不确定性 未来6-12个月资本部署可能放缓 特别是在制药 汽车零部件 技术服务和其他出口导向型行业[16] - 该国技术内爆已损害全球投资者 包括Prosus NV 通用大西洋和软银集团 一代初创企业面临严重贬值或彻底崩溃[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