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行业市场趋势 - 高中大学衔接培训需求旺盛 课程形式包括线下小班 网课和夏令营等多种形式[2] - 培训机构针对不同学生需求提供多样化课程 包括英语四六级 高数 计算机 专业课等预科内容[2][4] - 部分机构推出"大学腾飞营"线上课程 包含5类先导课程和生涯规划指导 售价2480元且已售出1043份[10] 课程定价与商业模式 - 预科课程分大小班 人数从10人至50人不等 定价通常在6000元至9000元区间[2] - 线下课程价格较高 某机构暑假四级英语课程60课时售价8800元[11] - 保研培训服务根据目标院校分级收费 985院校收费9.8万元 清华北大则需要近40万元[2][11] 学生参与动机 - 学生担心学校限制四六级报考次数影响刷分机会[4][5] - 为应对大学英语分班考试 争取进入快班[4] - 弥补高中选科与大学专业要求的知识差距 如未选修化学生物的学生需要补课[15] 培训机构营销策略 - 机构强调四六级成绩与考研保研就业的关联性 制造焦虑感[4][9] - 针对不同发展意向学生提供差异化"劝学理由" 对就业学生强调优质岗位要求 对考研学生强调免修资格 对保研学生强调报名门槛[9] - 营销链条延伸至后续服务 在衔接课程后推销高价保研陪跑产品[11] 市场竞争格局 - 高大衔接培训已存在至少5年时间 市场持续成熟[14] - 机构利用招生优势进行交叉销售 从高中补课班向大学预科课程导流[11] - 部分大学也开始提供免费衔接课程 如四川师范大学要求新生完成指定内容学习[17] 课程效果与用户反馈 - 学生参与度参差不齐 部分学生非自愿参加 课堂上存在玩手机和缺勤现象[7] - 家长焦虑情绪明显 认为早点考完四六级并取得高分对后续读研至关重要[7] - 参加培训的学生多来自一本院校 包括211 985高校新生 部分高考英语成绩超过135分[7] 行业争议与发展 - 大学教授认为高大衔接培训没有必要 大学数学不存在实在学不会的情况[19] - 批评声音指出这种培训导向是教学生对付考试而非真正成人[24] - 部分高校开始改革评价体系 如北京大学宣布2025级起全面取消绩点排名[22]
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该如何衔接
中国青年报·2025-09-10 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