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行业定义及分类 - 数字人基于CG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打造 具有人的外观 感知互动能力和表达能力 具备智能水平 可与人类进行自然交互 [1][2] - 按应用场景分为身份型与服务型 按人物形象分为2D数字人和3D数字人 按交互能力分为交互型与非交互型 交互型数字人可实现与真实世界的交互 分为AI驱动型和真人驱动型 [2] 数字人行业发展现状 - 我国数字人产业已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 相关企业超114万家 [4] - 预计2025年数字人核心市场规模超400亿元 带动产业市场规模将超6000亿元 [1][4] - 媒介数字人占据一半应用场景 服务型数字人占30% 行业数字人占20% [1][5] - 2D数字人市占率70.1% 3D数字人市占率29.9% 3D数字人应用领域逐渐扩大 [5] 数字人行业产业链 - 产业链上游包括芯片 传感器 光学器件及显示设备等硬件 建模软件及渲染引擎等软件供应商 [7] - 显示设备主要包括电视 手机 投影等2D屏幕 以及裸眼立体VR/AR等3D硬件设备 [7] - 中游主要包括建模 动作捕捉及渲染等硬件系统 解决方案平台及AI能力平台 [7] - 下游应用场景涵盖文娱 传媒 金融 教育等多个领域 [7] - 核心制作流程包括建模 驱动及渲染三大环节 [9] 数字人行业发展环境 - 政府推动数字技术应用创新 加速数字人场景化应用落地 [11] - 《元宇宙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打造一批具有显著影响力的数字人 创建标杆数字人产品和品牌 [11] 数字人行业竞争格局 - 市场呈现头部厂商主导 技术驱动 场景爆发的特征 [13] - 主要厂商包括百度 华为 小冰 商汤科技 追一科技 腾讯智影 字节跳动 科大讯飞等 [13] - 科技巨头凭借技术积累与生态布局形成差异化竞争 [14] - 市场CR5为31.2% 百度以9.8%份额位居第一 华为位居第二 [16] 数字人行业发展趋势 - 数字虚拟人制作技术将更加成熟 形象更加逼真 交互性更加强大 [16] - 应用领域将更加广泛 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16] - 行业从虚拟形象向业务智能体演进 交互能力持续跃升 个性化与定制化增强 [16] - 未来五年向全感知+自适应方向演进 人工智能技术与数字人纵深化结合 生产各环节有望实现自动化 [16]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数字人行业政策、产业链、核心制作流程、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产业已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应用领域将更加广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