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试点扩大 - 九部门联合印发通知 自2024年7月1日起扩大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范围 新增10个省份和滴滴出行 顺丰同城 滴滴货运等平台企业 计划2026年扩大到全国所有省份 2027年探索其他行业平台企业纳入试点[1] - 首批试点自2022年7月起覆盖7省份及7家平台企业 截至2024年6月参保人数达1234.57万人[1] - 试点采用"平台全额缴费 按单缴费 每单必保"模式 保障范围覆盖执行平台订单任务期间的意外伤害[2] 保障机制创新 - 山东省实施细则要求平台企业缴纳的职业伤害保障费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统一管理 实行全省统一归集和使用[2] - 职业伤害认定流程明确要求材料审核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 德州市案例显示从申报到理赔仅需11天[2] - 突破传统工伤保险限制 不再以法定劳动关系为前提 采用按订单量缴费的弹性模式 劳动者不承担费用[3] 平台企业实践 - 美团累计投入数亿元为试点省份600多万名骑手缴纳保费 骑手可通过App一键在线申报并实时跟踪审批流程[4] - 货拉拉在非试点省份为达到考核等级的司机赠送人身意外险和货运险作为替代保障[3] - 美团2022年起在江苏省组织200余场培训会覆盖数万名骑手 并配置专业客服团队提供全流程指导[5] 保障体系拓展 - 江苏省构建400电话专线服务体系 覆盖1939万灵活就业人员中的413.16万新业态人员 7家平台企业全部纳入保障[6] - 美团在南通市试点骑手养老保险补贴 对符合收入条件的骑手按缴费基数补贴50% 预计覆盖1万多人[6] - 南通市438个银行网点提供社保"就近办"服务 形成从意外风险兜底到养老保险的立体化保障机制[6] 制度优化方向 - 专家指出当前保障存在赔付额度偏低 仅覆盖接单期间 非上岗状态无保护等局限性[7] - 建议区分劳动关系与灵活就业 分别纳入传统工伤保险和"新职伤"保障体系[7] - 需解决新业态人员用工手续不规范 未签劳动合同 未参保等系统性风险[7]
“新职伤”试点扩面 平台企业如何落实
中国青年报·2025-09-09 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