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统计数据 - 截至2024年底北京市常住老年人达514万人 首次突破500万大关 占常住人口比例23.5% [1][2] - 老年人口较2023年增加19.2万人 增长率达3.9% [2] - 8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68.7万人 占总人口3.1% 户籍高龄人口66.1万人 占比4.6% [2] - 老年抚养比为36.5% 较2023年提升1.9个百分点 每3个劳动力需负担1位老年人 [3] 区域分布特征 - 朝阳区 海淀区 丰台区为老年人口数量前三区域 [2] - 西城区(30.8%) 门头沟区(30.6%) 东城区(30.4%)为老龄化率前三区域 [2] 养老服务基础设施 - 全市备案养老机构608家 提供床位10.9万张 全部具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 [4] - 系统布局105家区域养老中心 300余家养老照料中心 1500余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 [4] - 建设2.8万张家庭养老床位 为4.3万名家庭照护者提供专业赋能 [4] - 养老助餐点2666家 覆盖超90%城乡社区及453.4万老年人 [4] 银发经济消费特征 - 老年食品需求居首位 近90%受访者关注健康营养 月均食品消费1033元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8个百分点 [6][7] - 老年教育需求占比85% 超越健康需求居第二位 [7] - 旅游需求位列第五 偏好自助游与深度体验式旅行 [8] - 51.9%受访老人年度非基础消费超5000元 22.6%超1万元 [9] 产业发展规模 - 老年消费规模从2010年558亿元增长至2023年2914亿元 年均增速14.76% [9] - 2023年老年消费总规模4782亿元(含政府消费) 占GDP比重10.93% [9] - 养老科技企业数量达4516家 占比24.75% 为六大细分赛道中最高 [10] - 2022-2024年每年新设养老科技企业超300家 覆盖人工智能 可穿戴设备 养老机器人等领域 [10] 政策与创新方向 - 推动"冬南夏北"旅居养老模式 促进银发经济多元业态发展 [4] - 强化失能失智老人专业照护能力 深化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5] - 通过明码标价策略推动科技养老产品市场化 [10]
北京常住老年人口首破500万,“银发经济”加速转向品质生活
新京报·2025-09-09 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