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收购案核心交易 - 中芯国际拟以74.2元/股发行A股收购中芯北方49%少数股权 交易完成后持股比例从51%升至100% [2] - 交易对手方包括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一期(32%)、北京集成电路制造和装备股权投资中心(9%)、亦庄国投(5.75%)、中关村发展(1.125%)和北京工投(1.125%) [3] - 中芯北方2023年营收115.76亿元 归母净利润5.85亿元 2024年营收129.79亿元 归母净利润16.82亿元 [3] 收购战略意义 - 收购使中芯北方成为全资子公司 全部利润纳入归母净利润 提升财务表现和市场竞争力 [3] - 国资股东投资时间接近或超过十年 存在明确退出需求 国家大基金一期成立于2014年 2024年进入回收延展期 [3][4] - 公司通过收购整合优质产能 实现资本闭环 有助于产能和技术双重提升 [4] 财务表现支撑 - 中芯国际2025年上半年营收323.48亿元 同比增长23.1% 归母净利润23亿元 同比增长39.8% [3] 行业整合趋势 - 半导体行业并购重组热度攀升 芯原股份8月28日筹划收购芯来智融 华虹半导体8月31日筹划收购华力微电子控股权 [5] - 华力微电子在12英寸晶圆制造领域具技术实力 收购有助华虹完善产业链布局提升高端制造竞争力 [5] - 芯来智融专注RISC-V架构芯片设计 收购有助芯原股份巩固技术领先地位并注入团队活力 [5][6] 并购驱动因素 - 全球半导体行业研发投入大技术壁垒高 大公司通过收购快速切入新市场 小公司获得销售渠道 [6] - 国内头部公司通过并购加速抢占技术高点 半导体自主可控覆盖边界从设备生产延伸至设计研发 [6] - 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驱动半导体需求增长 并购可快速获取技术市场资源并避免同业竞争 [6]
中芯国际精心策划股权回购 半导体行业整合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