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商业化进展 - 优必选获得全球人形机器人最大单一合同 金额达2.5亿元 [1] - 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中标中国移动人形机器人代工项目 总金额1.24亿元 [1] - 星尘智能计划两年内向工业制造和仓储物流场景部署上千台AI机器人 [1] - 2025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元年 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预计达52.95亿元(占全球27%) 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82.39亿元(占全球50%) [2] - 宇树科技预测全行业出货量未来几年可保证每年翻一番 技术突破后2-3年内可能达年出货数十万至上百万台 [1] 技术突破与创新 - 人形机器人采用"大脑"(决策与信息处理)、"小脑"(精准控制)、"本体"(运动执行)三部分协同架构 [2] - 宇树科技G1格斗机器人采用动态平衡算法 展现出色的运动协调性 [2] - 六维力传感器和柔性电子皮肤等关键零部件技术取得突破 [2] - 2024年中国机器人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总量三分之二 [3] - 全球人形机器人百强企业中中国企业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3] 成本优化与产业链发展 - 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国产化率2024年已超过70% [4] - 技术装备自主可控和规模化量产推动成本显著下降 [4] - 早期单台制造成本达数十万至百万美元 目前购置和运营成本明显降低 [3] - 优必选、宇树科技等厂商积极布局量产 [4] 政策支持体系 - 工信部2023年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 2024年七部门将人形机器人列为"创新标志性产品"首位 [4] - 2025年3月"具身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8月国务院提出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 [4] - 北京、上海、浙江、安徽、湖北等地成立省级创新中心 构建多维度支持体系 [3][4] 市场前景预测 - 中国信通院预计2045年后中国在用人形机器人超1亿台 整机市场规模达10万亿元级别 [5] - 中信证券认为2025年为人形机器人量产之年 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5] - 高盛预测在技术突破理想情况下 2025-2035年销量复合年均增长率达94% 2035年市场规模1540亿美元 [5]
“大单”频现 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厂”